大隐静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解剖基础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23-0074-02
大隐静脉(ITA)作为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搭桥血管易于发生进行性内膜增生,致远期硬化阻塞,术后10年通畅率仅30%~35%,ITA又称乳房内动脉,作为搭桥血管,具有解剖位置恒定,术后跟踪无进行性内膜增生硬化阻塞,10年通畅率高达95%,且具有大隐静脉相似血供率,促使了ITA作为心脏搭桥血管的临床应用。笔者在28具成年尸体上对ITA及冠状动脉进行观测,为ITA应用于CABG提供解剖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采用10%福尔马林常规防腐固定下成人尸体28具,男性19例,女性9例,排除心脏病死亡及外伤,手术对胸部、心脏改变者,胸部外观皆无畸形。
1.2 方法解剖显露ITA,用精确度为0.02 mm的游标卡尺在体测量其在各肋间的外径及长度、距胸骨侧缘距离;解剖显露心脏左、右冠状动脉及各分支,分别在体测量其外径及长度。
2 结果
ITA距胸骨侧缘距离及外径、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外径、心脏血管及拟搭桥动脉长度见表1,2,3。1TA长度测量自起点至第5肋上缘左侧平均(18.47±1.68)cm,右侧平均(18.71±1.33)cm,平均蒂长(18.71±1.03)cm
3 讨论
长期通畅性和较好的血供率,是CABG的关键,胸廓内动脉作为CABG的移植血管越来越受到重视。ITA作为冠状动脉的搭桥血管,属动脉与动脉吻合,可使血流加速,退行性变的机会少。取材ITA用于心脏搭桥手术,用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在切口一侧或两侧,于胸膜、胸内筋膜外、胸横肌的前方显露该血管,切取血管蒂。ITA与心脏均位于胸腔内,共用同一手术切口,取材方便,避免身体多处切口。ITA通常在第6肋间隙分为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二终支,据观察,部分分支部位可高达第50平面,在动脉分支前其管径变化不大,在第4肋间隙其外径仍多在2cm以上,但分支后管径迅速变小。因此,在分支前切取为佳,可在第5肋上缘平面切断,获取较大长度及口径,在第5肋上缘切取的左ITA可搭桥至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下份(距心尖1~2 cm)、对角支、旋支、左缘支、左室后支;同样切取的右ITA可搭桥至前降支中上份、对角支、左缘支,以及右冠状动脉膈面段,但难以抵达房室交点及后降支,因此原位旁路时,该动脉可用于心前壁及侧壁的血管搭桥,而不宜于右冠状动脉远侧部及后降支搭桥。
由于ITA相对较脆弱,在无名静脉外缘、锁骨下静脉末部下缘处切断较方便,手术时须连带周围脂肪一并游离,注意勿伤及血管内侧或外侧的膈神经,并结扎其所有分支。, 百拇医药(许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