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细菌培养及并发症的相关分析(1)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0-0037-04
外周静脉留置针(PIV),是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作,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于1962年问世,到目前为止已生产出第四代静脉留置针——安全型留置针,后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临床应用。它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可留置在血管内,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减少静脉损伤、留置时间长、液体流量大的优点,从而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大大推动了静脉输液治疗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是患儿外周静脉输液,接受药物治疗和急救的最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近年来,随着这项新技术在新生儿科临床的开展应用,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同时也方便了临床用药,为严格用药时间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减少了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减少了因穿刺失败带来的护患纠纷,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其中关于HV留置时间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CDC规定留置时间不超过96h,《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提出一般可留置3~5d,最好不超5d。有研究认为留置15d左右最佳,国内报道最长留置时间可达27d。我院通过对150例患儿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敷贴下皮肤及导管细菌定植关系的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