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摘要:对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胎次、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有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护理,达到预防产后出血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的。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产道裂伤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2)05—0046—02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h、产后2h至产后24h 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居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现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孕产妇2220名,产后出血68例,占分娩总数的3.06%,年龄20~40岁,平均35岁;初产妇48例,经产妇20例;单胎60例,双胎8例;孕次最多8次,最少1次;出血发生在产后2h 62例,2~24h内6例;经阴道分娩48例,剖宫产12例,难产8例;出血量500~1000ml 48例,1000-1500ml 15例,1500ml以上5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2 产后出血原因
2.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的常见因素有:(1)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恐惧、临产后镇静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过多使用、体质虚弱或合并有慢性全身疾病等。(2)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大;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以及合并贫血、宫腔感染、盆腔炎等均可引起子宫肌水肿或肿或渗血。(3)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等)、子宫肌壁损伤(剖宫产史、肌瘤剔除术后、产次过多过频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等)、子宫肌肉发育不良或病变(子宫畸形或肌瘤)、直肠过度充盈或卵巢肿瘤阻碍子宫收缩等。
, 百拇医药
2.2胎盘因素 (1)胎盘滞留: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5min内娩出,若产后30min胎盘仍不排出,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关闭易导致产后出血。常见的有膀胱充盈使已剥离的胎盘滞留宫腔、胎盘嵌顿(子宫收缩药物应用不当,宫颈内口子宫肌出现环形收缩,使已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胎盘剥离不全。(2)胎盘粘连或植入。(3)胎盘部分残留。
2.3软产道损伤 会阴、阴道、宫颈、子宫损伤均可引起产后出血,常发生于阴道手术助产。巨大胎儿分娩和急产时由于软产道组织弹性差,产力过强,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或未及时发现软产道损伤均可导致产后出血。
2.4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患有全身出血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产科严重并发症如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及严重的先兆子痫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
3 产后出血的治疗及处理原则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1)子宫收缩乏力:①按摩子宫并应用子宫收缩药物。胎盘娩出后可用20U缩宫素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麦角新碱0.2—0.4mg肌内注射或宫体直接注射,预防及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②压迫法:双手压迫法和宫腔纱条填塞法。③手术止血: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时可切除子宫。(2)胎盘滞留:疑有胎盘滞留时应立即作阴道及宫腔检查,若胎盘已剥离应立即取出胎盘,若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若剥离困难疑有植入性胎盘可能,多采用手术切除子宫。(3)软产道损伤:应行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缝合撕伤。(4)凝血功能障碍:尽快输注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因子。(5)休克的处理:出血性休克时应正确估计出血量,判断休克程度;针对出血原因止血同时抢救休克;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给氧、纠正酸中毒、升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心脏功能,预防。肾衰竭及感染。
, 百拇医药
4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1)加强产前检查,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及孕产情况及时治疗孕期出现的并发症,积极发现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胎位异常等易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高危因素,做好产妇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多沟通,消除紧张恐惧情绪,提高产妇孕产期保健意识。(2)第一产程不能忽略,密切观察产妇及产程进展,注意产妇营养及水分的补充,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哌替啶,使产妇充分休息避免产程延长。(3)重视第二产程的进展,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负压,避免胎儿娩出过快,掌握好会阴侧切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接产操作要规范,防止软产道裂伤,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4)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待胎盘自然剥离征象后,轻压子宫下段及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检查是否完整。并检查有无血肿、软产道有无裂伤以及子宫收缩情况。鼓励产妇排空膀胱,不能排尿者及时导尿,并协助产妇尽早哺乳。失血较多者,及时补充血容量。(5)积极做好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等宣传工作,减少意外怀孕,从而减少多次妊娠及宫腔操作史,降低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等,及时治疗及去除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率。, http://www.100md.com(岳秀芳 冯春梅)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产道裂伤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2)05—0046—02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h、产后2h至产后24h 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居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现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孕产妇2220名,产后出血68例,占分娩总数的3.06%,年龄20~40岁,平均35岁;初产妇48例,经产妇20例;单胎60例,双胎8例;孕次最多8次,最少1次;出血发生在产后2h 62例,2~24h内6例;经阴道分娩48例,剖宫产12例,难产8例;出血量500~1000ml 48例,1000-1500ml 15例,1500ml以上5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2 产后出血原因
2.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的常见因素有:(1)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恐惧、临产后镇静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过多使用、体质虚弱或合并有慢性全身疾病等。(2)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大;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以及合并贫血、宫腔感染、盆腔炎等均可引起子宫肌水肿或肿或渗血。(3)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等)、子宫肌壁损伤(剖宫产史、肌瘤剔除术后、产次过多过频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等)、子宫肌肉发育不良或病变(子宫畸形或肌瘤)、直肠过度充盈或卵巢肿瘤阻碍子宫收缩等。
, 百拇医药
2.2胎盘因素 (1)胎盘滞留: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5min内娩出,若产后30min胎盘仍不排出,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关闭易导致产后出血。常见的有膀胱充盈使已剥离的胎盘滞留宫腔、胎盘嵌顿(子宫收缩药物应用不当,宫颈内口子宫肌出现环形收缩,使已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胎盘剥离不全。(2)胎盘粘连或植入。(3)胎盘部分残留。
2.3软产道损伤 会阴、阴道、宫颈、子宫损伤均可引起产后出血,常发生于阴道手术助产。巨大胎儿分娩和急产时由于软产道组织弹性差,产力过强,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或未及时发现软产道损伤均可导致产后出血。
2.4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患有全身出血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产科严重并发症如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及严重的先兆子痫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
3 产后出血的治疗及处理原则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1)子宫收缩乏力:①按摩子宫并应用子宫收缩药物。胎盘娩出后可用20U缩宫素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麦角新碱0.2—0.4mg肌内注射或宫体直接注射,预防及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②压迫法:双手压迫法和宫腔纱条填塞法。③手术止血: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时可切除子宫。(2)胎盘滞留:疑有胎盘滞留时应立即作阴道及宫腔检查,若胎盘已剥离应立即取出胎盘,若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若剥离困难疑有植入性胎盘可能,多采用手术切除子宫。(3)软产道损伤:应行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缝合撕伤。(4)凝血功能障碍:尽快输注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因子。(5)休克的处理:出血性休克时应正确估计出血量,判断休克程度;针对出血原因止血同时抢救休克;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给氧、纠正酸中毒、升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心脏功能,预防。肾衰竭及感染。
, 百拇医药
4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1)加强产前检查,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及孕产情况及时治疗孕期出现的并发症,积极发现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胎位异常等易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高危因素,做好产妇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多沟通,消除紧张恐惧情绪,提高产妇孕产期保健意识。(2)第一产程不能忽略,密切观察产妇及产程进展,注意产妇营养及水分的补充,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哌替啶,使产妇充分休息避免产程延长。(3)重视第二产程的进展,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负压,避免胎儿娩出过快,掌握好会阴侧切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接产操作要规范,防止软产道裂伤,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4)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待胎盘自然剥离征象后,轻压子宫下段及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检查是否完整。并检查有无血肿、软产道有无裂伤以及子宫收缩情况。鼓励产妇排空膀胱,不能排尿者及时导尿,并协助产妇尽早哺乳。失血较多者,及时补充血容量。(5)积极做好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等宣传工作,减少意外怀孕,从而减少多次妊娠及宫腔操作史,降低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等,及时治疗及去除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率。, http://www.100md.com(岳秀芳 冯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