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影响因素多水平模型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3734KB,3页)。
近年来,医患关系极为紧张,打医、杀医案频繁发生,本已经身心疲惫的医护工作者压力陡增。随着新医改制度的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合理引导医患关系健康发展,降低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势在必行。本研究以深圳市从事医、技、护等卫生服务工作人员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影响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的宏观因素及个体因素,为社会相关部门政策的制订提供指导意见。
------
张文汉 胡素君 苏兰 辜鸣 杨北兵 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上梅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深圳市福田区健康教育所;深圳市宝安区卫生局;
【摘要】目的分析目前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护人员职业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搞好医患关系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2012年8—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随机抽取深圳市5个城区2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6家医院1 005名医护人员(医生325名,护士525名,技师155名)作为研究对象,拟合个体和城区两个水平的多水平等级Logistic模型,分析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和社区医护人员所承受的压力有所不同,二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5)。人口学特征中,性别、年龄、工龄、从事学科、在编状态、职称、职位高低都对职业压力产生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15、4.05、4.55、5.15、5.00、3.35、3.39,均P0.05)。在生物医学因素中,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和性格类型特征对职业压力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4.40,均P0.05),尤其是A型性格人员。多水平Logistic模型显示,社会支持度影响强度最大(OR=3.63),个人特征中,影响最大为所从事学科(OR=2.46),最小为性别(OR=2.07)。结论医护人员需要社会与领导的呵护,只有医患互相关心才能促进二者有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医护人员 职业压力 医患关系 多水平模型
【分类号】R195
近年来,医患关系极为紧张,打医、杀医案频繁发生,本已经身心疲惫的医护工作者压力陡增。随着新医改制度的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合理引导医患关系健康发展,降低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势在必行。本研究以深圳市从事医、技、护等卫生服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34KB,3页)。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社区医学杂志》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