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13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468486
感染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十二指肠粘膜免疫细胞变化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5日 李福康 李庆
第1页

    参见附件(3646KB,3页)。

     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在全世界发病率均较高,西方国家相关研究报道占人群的20%-40%,国内相关调查研究报道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左右,且FD的发病率至少为消化系溃疡的2倍。既往研究认为,胃是产生FD症状的主要部位,但Tack J等研究认为,十二指肠是功能性胃肠病发生的重要部位。另有研究发现,感染后FD是指在急慢性胃肠感染6个月后出现FD的相关症状,如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
------
    李福康 李庆 泰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二科;新泰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对比感染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非感染后FD及健康志愿者十二指肠粘膜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并探讨胃肠道感染对FD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就诊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既往6个月内具有胃肠道感染史的患者共28例作为感染后FD组,,既往6个月内无胃肠道感染史的患者共39例作为非感染后FD组,对照组选用健康志愿者21例。十二指肠粘膜组织用10%甲醛固定,梯度酒精脱水,常规石蜡切片厚6μm。甲苯胺蓝染色法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肥大细胞;HE染色法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每张染色切片随机选5个高倍镜视野(×400倍),计数染色细胞数量,细胞计数以5个视野中细胞数之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肥大细胞计数感染后FD组十二指肠球部肥大细胞(duodenal bulb mast cell,D1MC)、十二指肠降部肥大细胞(descendant duodenum mast cell,D2MC)分别为(124.91±14.31)、(125.28±12.40)个,非感染后FD组分别为(120.26±13.75)、(121.32±13.53)个,对照组分别为(105.29±20.81)、(107.62±17.64)个,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感染后FD组十二指肠球部嗜酸粒细胞(duodenal bulb eosinophils,D1E)、十二指肠降部嗜酸粒细胞(descendant duodenum eosinophils,D2E)分别为(21.62±6.26)、(25.23±5.18)个,非感染后FD组分别为(21.46±5.03)、(23.65±5.71)个,对照组分别为(21.25±5.78)、(19.38±5.06)个,三组D2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D患者十二指肠粘膜中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数量增加。十二指肠存在免疫激活现象,感染可能是胃肠道免疫激活的始动因素之一。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十二指肠 免疫细胞

    【分类号】R573

    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在全世界发病率均较高,西方国家相关研究报道占人群的20%~40%[1],国内相关调查研究报道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左右,且FD的发病率至少为消化系溃疡的2倍[2]。既往研究认为,胃是产生FD症状的主要部位,但Tack J等[3]研究认为,十二指肠是功能性胃肠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64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