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节段颈椎病ACD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及危险因素(2)
1.4 观察指标对病人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指标包括病人性别、年龄、钢板距邻近椎间隙之间的距离(PDD)、术后整体Cobb角(第二椎体下终板水平线与第7椎体下终板水平线所形成的角度,表示颈椎前凸曲度)、C3~C7椎管直径平均值等。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s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术后随访2年,ASD的发病率为23.3%(14/60)。1例病人ASD影像表现见图1。根据末次随访时融合椎体邻近节段是否发生ASD,将病人分为无退变组(A组)和ASD组(B组),ASD组与无退变组病人性别、椎管直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SD组年龄大于无退变组,术后Cobb角和PDD均小于无退变组,差异有显著性(t=-8.12~2.83,P<0.05)。见表1。
3 讨 论
ASD通常用来描述脊椎的退行性改变。目前ASD病因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生物力学的改变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