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医学》 > 2009年第4期
编号:11882474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性头痛84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家庭科学·新医学》 2009年第4期
     神经性头痛又称紧张性头痛,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头顶部、颈部、颞部肌肉过分收缩或痉挛,或是工作过度疲劳,或是心情压抑所致。神经性头痛过去常常被诊断为神经衰弱。患者几乎每天都觉得头部发沉,像有东西压在上面或是头顶被东西箍着,疼痛并不很严重,可是使人感到不舒服,昏昏沉沉,头脑不清醒。神经性头痛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偏头痛。其临床表现为患者自觉头部包括前额、额颞、顶枕部位疼痛。其中突然发作,其痛如破,痛无休止的多为外感头痛,而痛势绵绵,时痛时止,长久不愈的多为内伤头痛。中医认为引起神经性头痛的原因很多,如六淫之邪外袭,直犯清空,或循经络上干,或痰浊、瘀血痹阻经脉,致使经气壅遏不行,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经脉失养,或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近年来,我们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性头痛84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男28例,女56例,18~40岁54例,41~55岁30例,病程6~12个月者18例,>1年者66例。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

    2.1.1 肝阳上亢导致的神经性头痛:病机患者平素心情急躁或抑郁、肝火上亢或气郁化火,致肝阳上亢。肝属木,喜条达,肝失条达,气火上扰清空致头疼。

    主症头疼、头胀或抽痛,以头疼为主,多偏于一侧,头痛剧烈、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脉弦。部分病人常因精神因素而发病。

    针灸治疗平肝潜阳。取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穴,针宜泻法。

    取穴悬颅、颌厌、行间、风池、太冲。

    方义足厥阴肝经行于前额,会于巅顶,取足少阳胆经行于额角部,肝胆互为表里,取悬颅、颌厌为近部取穴,针感直达病所,用泻法有平肝、清热、镇痛之效。《百症赋》曰:悬颅、颌厌之中,偏头痛止。太冲为肝经之原穴,即脏腑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肝经有疾,泻之原穴可泻肝火、平肝阳,行间为肝之荥穴,和太冲穴相配以加强平肝之力,风池为胆经之穴,和诸穴协同加强疗效。
, 百拇医药
    2.1.2 气血不足导致的神经性头痛:病机久病不愈、耗气伤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运化乏力,或思虑过度、气血暗耗,均可致气血双亏、清阳不展、脑失所养、髓海失充、络脉空虚而致头疼。

    主症头疼头昏,痛势绵绵,休息痛减,动劳则甚,神疲,心悸,面色少华,舌淡,脉细。

    针灸治疗益气养血、和络止痛。取督脉、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穴,针宜补法。

    取穴百会、上星、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方义督脉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故取上述诸经经穴。百会、上星为督脉经穴,气海、关元为任脉经穴,取此四穴以补益阴阳两经气血、和络止痛;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有强壮补益作用,配合脾经穴血海加强疗效;三阴交为太阴、少阴和厥阴经之交会穴,取此穴以补气养血;太溪为肾之原穴,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取太溪补肾生髓。
, http://www.100md.com
    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根据头痛的原因不同选择治疗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是很多的患者对于神经性头痛的性质很难分辨清楚,所以要及时的就医,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2 自拟方的治疗。药物组成包括白菊花10~30g、白芍10~30g、白芷10~30g、白芥子6~18g、白附子3~10g、白僵蚕3~10g、白蒺藜6~18g、白术10~24g、葱白1~5茎、葛根10~30g、制乳、没各3~15g、甘草6~12g。功能主治为清热疏风,化痰活血止痛。适用各类头痛。使用方法是水煎分服,每日1剂。其小剂量治疗风湿头痛,大剂量治疗顽固性头痛及偏头痛。加减注意包括风寒型重用白芷、葱白;风热重用白菊花、葛根,加黄芩;肝阳上亢减白附子,重用白芍、白僵蚕、白蒺藜,酌加夏枯草、生龙牡;淤血重用白芷、白僵蚕、制乳;气虚重用白术,加黄芪、党参、首乌;血虚重用白芍,加首乌、枣仁、熟地、枸杞;肾虚加补肾药;冷痛、剧痛者重用白附子加川乌;痰湿型重用白芥子、白附子。其小剂量为基本方量、大量为重用量。头痛缓解后,宜予杞菊四物汤巩固疗效。

    3 治疗结果

    痊愈48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4%。

    4 体 会

    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根据历代医家提出的理论依据,运用自拟方加减并配合针灸灵活辩证应用,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百拇医药(许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