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初诊情况分析(2)
观察孩子的听力障碍并不难,但却往往被家长忽视。 正常婴儿出生后2小时就有听觉了,随着日龄、月龄的增加,听力将逐步完善。父母耳聋家庭中的聋儿,聋父母常能在孩子出生后几天或几周内就发现其有无听力问题。听力正常家庭中的聋儿有1/3的聋儿到1岁以后才发现耳聋,其原因是因为父母亲忽略了孩子的听力状况,未细心观察孩子对声音的反应情况。
正常情况下,3个月以内孩子听见突然声音,会出现眨眼、皱眉,可伴有握拳、蹬腿或全身抖动,这是一种听性反射活动;4~9个月的孩子,听到突然声音,转过头来,脸朝向声音的方向,出现表情变化;10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听懂呼唤他的名字,有时能叫妈、爸等词;1岁的孩子听到小鼓或铃声,会转过头来寻找玩具,能听懂简单的语言,并作出相应反应。
母亲既是婴幼儿的第一个教师,又是第一位保育员。孩子有什么不正常,总是由母亲首先发现。如果3个月以内的孩子,对突然的大声无惊跳反射,或4月~1岁的孩子,对声音不感兴趣、不能寻找声源、无学语表现,就要怀疑孩子是否听力障碍,请耳科医生检查确诊。
, http://www.100md.com
2.3.2 怎样早期诊断耳聋。对可疑聋儿和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临床医生要做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和相关听力学检查。
2.3.2.1 主要检查项目:听性脑干反应(ABR)、耳声发射(OAE)、中耳声导抗测试、行为测听(BOA或VRA或PA或PTA )。根据小孩的年龄和个体差异,选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小于6个月,用行为反应测听法(BOA),7个月~2岁5个月,选用视觉强化测听法(VRA),2岁6个月~5岁,选用游戏测听法(PA)或纯音测听法(PTA)。辅助检查:听觉稳态反应(ASSR)、40赫兹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
2.3.2.2 正常听力参考标准:ABR:波V反应阈≤30dB nHL;OAE:4个频率幅值正常;中耳声导抗测试:鼓室压图A型,镫骨肌反射良好;ASSR:0.5K、1K、2K、 4KHZ,平均反应阈≤30dB nHL;40HZ-AERP:反应阈≤40dB nHL;行为测听:三岁以下婴幼儿的听阈值参照下表:
, http://www.100md.com
2.3.2.3 听力损失分级:以ABR反应阈值分级,轻度聋(31~50dB nHL)、中度聋(51~70dB nHL)、重度聋(71~90dB nHL)和极重度聋(>90dB nHL)。以行为测听听阈分级,轻度聋(26~40dB)、中度聋(41~60dB)、重度聋(61~80dB)和极重度聋(81dB以上)。
2.3.2.4 听力损失诊断时间:根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制定不同诊断时间。
初诊ABR反应阈>70dB nHL,其他检查结果支持即可诊断。即刻选配助听器。使用助听器3~6个月无效果、ABR反应阈>100dB nHL者,建议植入人工耳蜗。
初诊ABR反应阈50~70dB nHL,三个月内复查一次,两次听力检查结果均在此限内即可诊断。诊断后需要分辨、定性为传导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给予治疗或选配助听器。
初诊ABR反应阈<50dB nHL者,可观察、待诊。
, http://www.100md.com
早期进行听力语言康复早期诊断聋儿后,利用康复门诊的影响,向聋儿家长传播聋儿康复知识,介绍中国聋儿康复事业,使聋儿家长提高对聋儿康复工作的认识,坚定康复信念,积极配合医生为聋儿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尽快投入到聋儿听力语言的康复训练之中。
2.4 看到差距和发展方向。随着聋儿康复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耳聋和防聋治聋的相关知识,发现聋儿时间逐渐提前,给聋儿的康复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使聋儿能听会说,回归健听世界。但是我省和世界及我国先进省市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1993年美国国家卫生中心发布《婴幼儿和小儿听力损害的早期确认》,要求用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取代传统的高危登记筛查和家长观察的方法,1998年在欧盟推广。2000年,WTO 强烈推荐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政策用于所有已建立起康复服务的国家和社区。在1999年,我国卫生部、中残联等十个部、局在确定全国“爱耳日”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先进省市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已广泛实施。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率已达98%以上。基本做到出生3个月内发现确诊聋儿、6个月内开始听觉干预。我省的省、市、区许多妇幼保健院也已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尚未普及,有相当多的人尤其是农村的家长对之还了解甚少,从而影响了聋儿的早期发现。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抓紧一切机会进行宣传,如每年的爱耳日、助残日等,除在各新闻媒体宣传外,更应该深入社区,使人人认识耳聋,特别是新生儿耳聋对听力语言的影响,提高爱耳护耳意识,早日发现聋儿。医院要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将听力有障碍的婴儿筛查出来,然后进行跟踪随访,早日诊断、早日康复。相信在各级医务人员的不断努力下,随着早期干预的深入开展,早期干预理念更广泛地深入人心,聋儿康复的质量和康复率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造福于更多的聋儿,并推动聋儿康复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百拇医药(杨英杰 马爱英)
正常情况下,3个月以内孩子听见突然声音,会出现眨眼、皱眉,可伴有握拳、蹬腿或全身抖动,这是一种听性反射活动;4~9个月的孩子,听到突然声音,转过头来,脸朝向声音的方向,出现表情变化;10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听懂呼唤他的名字,有时能叫妈、爸等词;1岁的孩子听到小鼓或铃声,会转过头来寻找玩具,能听懂简单的语言,并作出相应反应。
母亲既是婴幼儿的第一个教师,又是第一位保育员。孩子有什么不正常,总是由母亲首先发现。如果3个月以内的孩子,对突然的大声无惊跳反射,或4月~1岁的孩子,对声音不感兴趣、不能寻找声源、无学语表现,就要怀疑孩子是否听力障碍,请耳科医生检查确诊。
, http://www.100md.com
2.3.2 怎样早期诊断耳聋。对可疑聋儿和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临床医生要做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和相关听力学检查。
2.3.2.1 主要检查项目:听性脑干反应(ABR)、耳声发射(OAE)、中耳声导抗测试、行为测听(BOA或VRA或PA或PTA )。根据小孩的年龄和个体差异,选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小于6个月,用行为反应测听法(BOA),7个月~2岁5个月,选用视觉强化测听法(VRA),2岁6个月~5岁,选用游戏测听法(PA)或纯音测听法(PTA)。辅助检查:听觉稳态反应(ASSR)、40赫兹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
2.3.2.2 正常听力参考标准:ABR:波V反应阈≤30dB nHL;OAE:4个频率幅值正常;中耳声导抗测试:鼓室压图A型,镫骨肌反射良好;ASSR:0.5K、1K、2K、 4KHZ,平均反应阈≤30dB nHL;40HZ-AERP:反应阈≤40dB nHL;行为测听:三岁以下婴幼儿的听阈值参照下表:
, http://www.100md.com
2.3.2.3 听力损失分级:以ABR反应阈值分级,轻度聋(31~50dB nHL)、中度聋(51~70dB nHL)、重度聋(71~90dB nHL)和极重度聋(>90dB nHL)。以行为测听听阈分级,轻度聋(26~40dB)、中度聋(41~60dB)、重度聋(61~80dB)和极重度聋(81dB以上)。
2.3.2.4 听力损失诊断时间:根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制定不同诊断时间。
初诊ABR反应阈>70dB nHL,其他检查结果支持即可诊断。即刻选配助听器。使用助听器3~6个月无效果、ABR反应阈>100dB nHL者,建议植入人工耳蜗。
初诊ABR反应阈50~70dB nHL,三个月内复查一次,两次听力检查结果均在此限内即可诊断。诊断后需要分辨、定性为传导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给予治疗或选配助听器。
初诊ABR反应阈<50dB nHL者,可观察、待诊。
, http://www.100md.com
早期进行听力语言康复早期诊断聋儿后,利用康复门诊的影响,向聋儿家长传播聋儿康复知识,介绍中国聋儿康复事业,使聋儿家长提高对聋儿康复工作的认识,坚定康复信念,积极配合医生为聋儿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尽快投入到聋儿听力语言的康复训练之中。
2.4 看到差距和发展方向。随着聋儿康复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耳聋和防聋治聋的相关知识,发现聋儿时间逐渐提前,给聋儿的康复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使聋儿能听会说,回归健听世界。但是我省和世界及我国先进省市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1993年美国国家卫生中心发布《婴幼儿和小儿听力损害的早期确认》,要求用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取代传统的高危登记筛查和家长观察的方法,1998年在欧盟推广。2000年,WTO 强烈推荐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政策用于所有已建立起康复服务的国家和社区。在1999年,我国卫生部、中残联等十个部、局在确定全国“爱耳日”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先进省市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已广泛实施。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率已达98%以上。基本做到出生3个月内发现确诊聋儿、6个月内开始听觉干预。我省的省、市、区许多妇幼保健院也已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尚未普及,有相当多的人尤其是农村的家长对之还了解甚少,从而影响了聋儿的早期发现。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抓紧一切机会进行宣传,如每年的爱耳日、助残日等,除在各新闻媒体宣传外,更应该深入社区,使人人认识耳聋,特别是新生儿耳聋对听力语言的影响,提高爱耳护耳意识,早日发现聋儿。医院要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将听力有障碍的婴儿筛查出来,然后进行跟踪随访,早日诊断、早日康复。相信在各级医务人员的不断努力下,随着早期干预的深入开展,早期干预理念更广泛地深入人心,聋儿康复的质量和康复率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造福于更多的聋儿,并推动聋儿康复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百拇医药(杨英杰 马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