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医学》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882040
活血化瘀法在内科急诊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日 《家庭科学·新医学》 2009年第5期
     【摘 要】在辨证与辨症基础上综合运用活血化瘀法,对于改善某些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有显著效果,参考相关文献就其在内科急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改善微循环障碍 急诊应用

    从急症临床来看,中西医治疗各有其长短,在辨证与辨病基础上相结合,可大大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其中综合运用活血化瘀法,对于改善某些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有着显著效果,以下就其在临床内科急诊中的运用叙述如下:

    1 休 克

    休克多存在绝对或相对血容量不足、微循环障碍,以致重要脏器的灌流不足以及由此产生继发性的细胞损害(如脂质过氧化物LPO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实验证明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氧化歧化酶的活力,促进自由基清除。
, 百拇医药
    感染性休克多为微生物感染与免疫力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急性循环衰竭和细胞损害。中医认为其基本病理特点为气滞血瘀、正虚欲脱。金妙文等采用行气活血、扶正固脱法,用抗厥注射液(枳实、丹参、山萸肉等)合基础抗休克方法治疗感染性休克72例,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6%,病死率为4%,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P均<0.05)[1]。

    2 呼吸衰竭

    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期和肺性脑病等疾病过程中,属喘证、肺胀、饮证、水肿等多种危重症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痰热壅肺、血瘀水阻为其主要病机。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病由肺部感染诱发或加剧,致肺通气障碍,组织缺氧、CO2潴留,发生呼吸困难,微循环障碍,因而在本病治疗中,除控制感染、供氧及改善通气外,改善微循环障碍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活血化瘀法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肺换气以及组织换气的改善,降低血液粘度,较单纯改善肺通气(如氧疗气管切开及呼吸辅助等)方法要优越,可提高疗效。周晓红等采用活血化瘀开窍法对32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前后患者PaO2、PaCO2、RI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表明本法对提高患者通气功能、增加通气/血流比例各项均有疗效。作者认为痰邪是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病之由,在急性发作时又因感邪不同,表现为痰热郁肺、痰浊壅肺、痰蒙清窍。从临床分析来看,本法疗效与患者的病情程度、病种分类有关,而对痰热郁肺、痰浊壅肺、痰蒙清窍三型均有相同疗效,提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慢性呼吸急性发作最基本行之有效的法则[2]。
, http://www.100md.com
    临床常选用活血化瘀中药如桃仁、红花、赤芍、丹参、地龙、泽兰、川芎、丹皮、当归、田七粉、复方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张国梁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豁痰活血中药治疗200例肺性脑病患者,方用菖蒲15g、郁金20g、半夏皮、连翘、苏子、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各10g,玉枢丹1支,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组,并可降低病死率[3]。

    3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

    肺源性心脏病多因咳喘等肺系疾病迁延不愈,渐至脾、肺、胃及心脏受损,出现咳喘、心悸、水肿、腹胀、唇青舌紫等症,属祖国医学的“喘症”、“胸痹”、“痰饮”、“心悸”、“水肿”和“咳嗽”等范畴。气滞血瘀、痰凝水停是其根本病理因素。活血化瘀法是控制肺心病发展,改善心肺功能,缓解病情的有效方法之一,并可使咳、痰、喘、肿、悸等主要症状得以明显改善。朱红据“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理论对96例肺心病急性期发作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活血化瘀综合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西药和中药宣肺化痰、平喘益气药治疗),两组患者病程及病情分级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4]。张宗铭等运用补气化痰祛瘀法,以肺心平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肺心病急性期80例,方用太子参、杏仁、益母草、莪术各15g,生黄芪15~30g,生白术、姜半夏、桃仁、泽兰各10g,葶苈子、化橘红各6~10g,桔梗12g,水蛭6g研末冲服,合西医常规处理,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0%,与常规西药对照组60.7%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同时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及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5]。
, http://www.100md.com
    4 中 风

    4.1 缺血性中风(脑梗塞)。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脑部动脉粥样硬化、血液动力学和血凝障碍所致动脉闭塞,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局部脑组织软化、坏死,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在缺血性中风病中,脑内营养性微循环障碍,导致脑血流减少,局部缺氧是决定性病理因素之一。中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情志所伤,生活起居失宜致气血亏损、气滞血瘀、血阻经络、脑髓失养的一系列症状。因其病机根本为气滞血瘀,故吴兰珠应用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以补气活血通络治疗本病,结果显示,患者经8周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80例中基本痊愈32例,显效23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同时患者微循环状况与血液流变性明显好转[6]。张斌霞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57例,以活血化瘀为主,同时辨证口服中药,结果示:显著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57例中25例基本痊愈,总有效率92.98%[7]。

    4.2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与血肿和脑水肿有关,而非出血本身,故急性期非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促进血肿的吸收,降低过高的血压和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改善脑循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9]。根据临床表现,脑出血急性期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又以中“脏腑”多见。现代中医认为脑出血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瘀血,现代研究也表明脑出血存在血瘀症[8]。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缓解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提高治愈率。吴延林以补肾活血汤合基础疗法治疗脑出血,1个月后CT复查提示补肾活血汤组26例,完全吸收18例,部分吸收8例;而对照组17例完全吸收7例,部分吸收10例,以平均每例吸收的血肿量比较,补肾活血汤组吸收较对照组高(P<0.05)[9]。吴明光等将12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50例均用西医综合治疗(吸氧、排痰、抗感染、维持水电解平衡等)和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30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口服,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3.3%,总有效率9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2%、84%),P均<0.05,治疗组脑出血血肿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0]。活血化瘀综合疗法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致残率,但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是否宜用活血化瘀法,目前仍存在于争议。李泓等主张抓住时机采取积极、审慎态度,强调活血化瘀法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措施,适宜手术且有条件时,宜及时手术治疗,对意识障碍较重患者目前尚不宜单独用中药治疗,宜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挽救患者生命[8]。
, 百拇医药
    5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的“吐血”、“便血”范畴。从病因看,中医认为主要由于火热盛或气虚所致,其关键病理因素为血瘀与火热,瘀血为病理中心。中医治疗血证以止血、消瘀、宁血和补血为四大原则,以祛瘀为要,目前临床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化瘀止血药有大黄、地榆、茜草、蒲黄、白芨、三七等。化瘀止血法被广泛用于吐血、便血的临床治疗。孙益平等辨证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80例,将活血化瘀法贯穿治疗始终,以止血为第一要义,结果止血成功者169例,占93.9%[11]。

    6 小 结

    活血化瘀法包括养血活血、活血祛痰、破血逐瘀、凉血活血、益气活血、清下瘀热等方面。在临床急诊中,抓住时机在辩证论治基础上,酌情应用活血化瘀法,特别是对于具有典型血瘀症的患者,可具有改善机体微循环障碍以及细胞和器官的血液流变异常等方面的作用。在急诊中遵循治宜以及时,用宜以便利的原则,可采用中药现代制剂如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金妙文等.抗厥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研究.中国中医急症,1996;5(4):147

    2 周晓红等.活血化瘀开窍法治疗32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中医急症,1995;4(3):105

    3 张国梁.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性脑病40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1995;4(3):103

    4 朱红.活血化瘀法在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期治疗中的运用.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10):437

    5 张宗铭.肺心平分型论治肺心病急性期80例.中国中医急症,1996;5(2):56

    6 吴兰珠.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1996;5(1):16
, http://www.100md.com
    7 张斌霞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57例.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5;2(3):113

    8 李泓等.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急性期适宜性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1):481

    9 吴延林.急性脑出血早期中西医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21

    10 吴明光等.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102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6(1):13

    11 孙益平等.辨证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180例.江苏中医杂志,1999;20(6):20, 百拇医药(程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