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温热论》舌诊运用规律及临床意义
【摘 要】 《温热论》系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所著,对温热病的理论证治甚多发挥,基本奠定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本文分析了叶氏根据舌象变化分析病因、阐述病机、辨析证候、控制传变、判断转归预后、确定治则、指导用药等学术思想,对现今临床仍有重要指导作用。【关键词】 《温热论》 舌诊
【中图分类号】 R8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085(2007)03-0263-02
《温热论》系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所创,其学术思想颇为后人推崇,尤其对温热病的理论证治甚多发挥,基本定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叶氏对温病过程中各种舌象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述非常透彻,对现代临床仍有指导意义。现将叶氏运用舌诊规律及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1 观察舌象,分析病因
温病是由温热病邪所导致的,与伤寒明显不同。可以从舌象变化来辨别病邪性质, 如《温热论》第19条:“若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若白干薄者,肺津伤也,……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指出薄白苔不干,为外感风寒;舌苔薄白少津而干,为邪热损伤肺津;若舌质绛而苔白腻,为湿热内蕴,湿遏热伏所致。《温热论》第16条亦指出:“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挟热而搏,其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湿,……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若紫而干晦者,肾肝色泛也,难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