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539365
经皮气管切开术130例重症监护室病人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2007年第7期
经皮气管切开术130例重症监护室病人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室应用的疗效情况。方法对130例重症监护室病人采用导丝扩张钳法行经皮气管切开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9例成功,1例改行常规的气管切开术。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简单、快速、损伤小,可在重症监护室广泛应用。

    【关键词】经皮气管切开术 重症监护室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7)04-0378-01

    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tracheostomy,PT)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国外已广泛采用[1]2003年以来,我们应用这一新技术处理130例重症监护室病人,效果令人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82例,女48例,年龄13~79岁,平均45岁。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神经外科脑出血病人85例,内科中毒昏迷病人21例,格林巴利病人8例,脑梗塞及脑动脉硬化病人12例,其它4例。
, http://www.100md.com
    1.2手术方法采用导丝扩张钳法(guidewiredilatingforceps,GWDF)。病人仰卧位,肩下垫高,头颈部保持中线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在第一和第二气管环之间的体表标志处作一长1.5cm的横行皮肤直切口,经切口用穿刺套管针于第一、第二或第二、第三气管环之间进行穿刺(可作适当的顿性分离,利于扩张钳的扩张),证实穿刺针在气管内后,拔除针芯,置入导丝。扩张器沿导丝扩开气管前组织及气管前壁后,再用气管扩张钳顺导丝扩张1~2次,拔出扩张钳,沿导丝将气管套管送入气管,拔出管芯和导丝,固定气管套管。见图1。

    2结果

    除1例PT失败外(由于病人颈部畸形,穿刺失败,最后请五官科大夫协助切开),余129例均成功。手术时间3~18min,平均10min。术中,6例导丝置入困难,将穿刺套管退出少许后送入。6例切口少许渗血,经压迫后止血。术中未见大出血,亦无与操作有关的死亡发生。术中无出血、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17例病人气管套管拔除前死亡,余113例拔管时间10~72d,创口愈合时间2~6d。5例拔除时有阻力,拔除后创口少量出血,考虑与球囊损伤有关,1-3d后自愈。随访50例,随访时间3~18个月,2例病人诉气管内异物感,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3例病人反复刺激性咳嗽,对症处理后有效。
, 百拇医药
    3讨论

    我们医院重症监护室原来行气管切开术全部请五官科大夫行该项手术,经常由于他们工作太忙耽误了时间,再说我们监护室的大夫来自全院,内科的居多,要想掌握该项技术成了难题,我们自2003年开始开展经皮气管切开术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科大夫全部掌握,都能独立操作了,为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并且该技术简单,快速,损伤小,容易掌握。GWDF是PT技术中较成熟的一种[2]其通过气管扩张钳迅速形成气管造口,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如气管套管插入困难,应冷静寻找原因,不可强行插入,否则会引起气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套管针穿刺气管及随后送入导丝是PT的关键,严格经中线穿刺并证实穿刺套管进入气管内后,方可置入导丝。近来,cooper[3]将纤维气管镜用于引导穿刺和导丝进入气管,从而提高了手术的可靠性。重症监护室病人需行气管切开时病情多较危急,选择快速的GWDF技术很有必要。随着经验的积累,从切开皮肤到气管套管置入只需6min左右,明显短于常规气管切开术所需的时间。行床旁PT时,未行气管插管时应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如果PT不成功,应立即将气管插管插入,已行气管插管的则将插管继续向深处送,通过穿刺的气管段,然后充气,局部压迫,防止窒息,再行常规的气管切开术。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Johnson Jl,Cheatham ML,Sagraves SG,et al.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A ccomparison of single versus multiple-dilator techniques.Crit Care Med,2001,29(6):1251-1254.

    [2] Griggs WM,Worthley LIG,Gilligan JE,et al.A simple 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technique.Surg Gynecol Obstet,1990,170(6):543-545.

    [3] Cooper RM.Use and safety of 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in intensive care.Report of a postal survey of ICU practice.Anaesthesia,1998,53(12):1209-1227., 百拇医药(李忠刚 郎益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