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 2008年第1期
编号:11587554
吡嗪酰胺致寒战、高热过敏反应1例报导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2008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R78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1-0096-01

    男患,52岁。因确诊患“后腹腔淋巴结”结核,于2007年2月27日开展给予抗结核治疗,门诊给予利福平胶囊600mg,盐酸乙胺丁醇片1250mg,异烟井片600mg,吡嗪酰胺2000m口服g,服药约30分钟后患者感到畏寒怕冷,继而寒战、高热、胸闷、心慌、气促等症状而来院急诊。查体:急性病容,意识稍不清,全身寒战,体温40.2℃、呼吸30~35次/min、心率110次/min、血压96/58mmHg,全身皮肤灼热。血常规:血红蛋白140g/L,红细胞4.2×1012/L,白细胞9.2×109,中性粒细胞0.56,单核细胞0.14,淋巴细胞0.30,血小板192×109/。尿常规正常。

    当时考虑为药物过敏反应(但未注意到是吡嗪酰胺所致),即给予苯海拉明注射液25mg肌注,安痛定注射液2ml肌注,地塞米松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快速脉滴;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10%葡2糖酸钙10ml脉滴等处理,约60min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寒战停止,心率90次/min,呼吸20次/min。患者除感觉软困外,无其他特殊不适,因当时未考虑到为吡嗪酰胺过敏。隔天患者继续服用上述同样药物后约30min又发生寒战、高热反应,笔者回忆曾经阅读过吡嗪酰胺过敏报导,结合吡嗪酰胺具有过敏反应的副作特性,即高度怀疑为吡嗪酰胺过敏反应,并按第一次方法给予处理,30min后患者寒战停止,体温逐步降至正常。即日起在门诊保护观察情况下,嘱患者服利福平胶囊600mg,盐酸乙胺丁醇片1250mg,异烟井片600mg,停服吡嗪酰胺后,随访至今,患者未再发生寒战、高热等反应,本例患者的两次寒战、高热过敏反应为吡嗪酰胺所致无疑。

    吡嗪酰胺是目前治疗结核的短程、强化化疗联合用药的主要药物之一,吡嗪酰胺注明偶有过敏反应,并时有报导吡嗪酰胺过敏反应,因此,临床同道在应用吡嗪酰胺时要加以注意观察,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百拇医药(覃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