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的学科独立性研究(1)
[摘 要] 心理诊断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前提,是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必备技能。随着心理诊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创立心理诊断学学科理论、建立心理诊断学学科体系显得非常迫切,但由于与心理诊断相关的实证研究数量稀少,心理诊断学仍然处于一门新兴学科的萌芽时期。关键词:心理诊断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4-0363-03
心理诊断是从医学上借用来的术语。最早提出“心理诊断”一词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瑞士的精神科医生赫尔曼.罗夏(Hermann Rorschach)的《心理诊断法》一书。后来在R.J.科西尼主编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心理诊断被界定为:“(1)对与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状态有关的信息进行分类的过程;(2)依据某种通常为人们接受的分类体系对个体状态确定名称。”当心理诊断概念传入我国后,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其进行过许多种定义,有偏重于结果的,也有强调过程的,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为:心理诊断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偏差或障碍进行描述、分类、鉴别和评估的过程。
心理诊断能否成为临床心理学中一个新的独立分支学科,是许多临床心理学家争论的焦点问题。目前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拉克(Jan ter Laak)为代表的否定派认为,[1]心理诊断是建立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基础之上的,它并不是一门孤立的技术,它没有那种被心理学界所认可的具体研究对象,也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正式研究对象,它依赖于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它既没有自己的独立的研究领域,也没有独立的研究主题,更没有独立的研究群体,不能产生自己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因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