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标准”
得了糖尿病,定期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知道且必须做的事。但由于血糖易受饮食、活动、药物影响而经常波动,因此空腹或餐后血糖只能反映取血瞬间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情况。为了解近两三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患者必须加做一个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最有效、最可靠、最重要的指标。英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大血管并发症及其相关死亡下降14%~21%。
专家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青年人若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收益会更大。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因此,即使是无法达到上述标准的患者也应尽可能将糖化血红蛋白降至接近正常。
要控制好血糖,进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需要采取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必要时,可采用胰岛素治疗。目前有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有很多顾虑,比如担心会成瘾、每天打针很麻烦、用胰岛素容易发生低血糖等。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提出: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基础胰岛素,每天注射一次,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作用维持24小时,血糖控制好,低血糖少,使用方便。
文/高妍 摘自《大众医学》, 百拇医药(高 妍)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最有效、最可靠、最重要的指标。英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大血管并发症及其相关死亡下降14%~21%。
专家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青年人若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收益会更大。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因此,即使是无法达到上述标准的患者也应尽可能将糖化血红蛋白降至接近正常。
要控制好血糖,进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需要采取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必要时,可采用胰岛素治疗。目前有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有很多顾虑,比如担心会成瘾、每天打针很麻烦、用胰岛素容易发生低血糖等。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提出: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基础胰岛素,每天注射一次,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作用维持24小时,血糖控制好,低血糖少,使用方便。
文/高妍 摘自《大众医学》, 百拇医药(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