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A版》 > 2008年第1期
编号:11530793
儿童抽动症应尽早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08年第1期
     上小学六年级的小明,动作有些古怪:眨眼、努嘴、伸腿、捶胸3~4年了,直到最近越发严重了,妈妈才带小孩来看病,医生诊断小明患了“抽动症”。由于妈妈缺乏对多动症的认识,使小明的诊断和治疗错过了最佳时期,因而治疗起来将更加困难。由于对抽动症的认识不足,像小明这样的情况临床上并不少见。

    抽动障碍有一些常见的表现,如不随意、快速、重复的非节律性运动或无明显目的、突然性发声抽动。常见于5~10岁小儿。首发症状为眨眼、努嘴、伸舌、耸肩等,逐渐出现伸腿、捶胸、抖腿、步态异常等。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发声性抽搐、鼾声、呻吟、犬吠声或粗语或重复别人的话。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表现形式多样,可成为慢性持续多年。

    一过性抽动障碍:又称为习惯性痉挛或暂时性抽动。是最常见的一种抽动类型,男孩多见,一般以眼、面、颈部肌肉单纯性抽动为主,病情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半年。

    慢性运动和发声抽动障碍:表现为某些肌群的抽动或发声抽动,但两者不同时存在。一般以运动抽动为主,症状持续久,刻板不变。病程至少持续一年以上。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其特点是在抽动的同时伴有发音肌群的抽动,经常说出污秽骂人的话,病人很痛苦。还常伴有模仿动作,重复语言,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

    医生提醒,抽动障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诊断仍以临床表现为主,因此,除了常规的躯体、神经系统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外,详细的精神检查是必需的。治疗除药物外,心理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

    文/刘东 摘自《健康之家》, 百拇医药(刘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