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A版》 > 2008年第11期
编号:11703625
有时机会藏在“烂西瓜”中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08年第11期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一种霉菌能分泌出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

    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他受到启发,开始做提纯实验。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这离大批量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一天,弗洛里下班后走进水果店,挑了几个西瓜,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个被挤破了的西瓜,瓜皮已经溃烂,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对老板说:“我要这一个。”

    弗洛里捧着烂西瓜回到实验室,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青霉素在二战末期横空出世,使大量的伤员转危为安,迅速地扭转了盟军的战局。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因这项伟大发明,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还是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有时,机会看起来可能就像一个“烂西瓜”,它到了你的手上,却被你随手扔进垃圾桶。

    文/李浅予

    下下摘自《天津老年时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