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也有“硬道理”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发烧症状都有一个古老的看法——“发烧即治疗”。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也反证了这一看法:发烧是人体自身对抗疾病的机制。有时,缓解发烧可能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发烧疗法”曾经兴盛
发烧,又叫发热。作为一种医学症状,它是指人身体内部原因导致体温高于正常水平的现象。早在2400年前的古希腊,名医波克拉底就记载了这一现象。大约一个世纪前,“发烧疗法”开始流行起来。当时物理学家约瑞格通过对照组实验注意到,利用人工手段将发烧症状引人一些病人体内之后,其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约瑞格因此获得了192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约瑞格此后做了很多人工引入发烧的研究,利用热水、热气、电毯甚至电流等方式让人体温度升高以杀死病原体。上世纪30年代时,很多美国医生都采用了带热风和温度监视器的密室来治疗梅毒病人。尽管这种方法在老人和心脏病、肾病患者身上收效甚微,但其总治愈率依然达到了80%。
, http://www.100md.com
上世纪30年代末,出现了可以直接杀死病菌的强大药物——抗生素,发烧疗法就渐渐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热原”导致体温上升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古老的发烧疗法并非没有道理,相反,退烧却会让病人陷入困境。美国田纳西大学孟菲斯健康科学中心的生理学家布拉迪斯研究发烧超过30年。他认为,发烧自古以来就是恒温动物对抗疾病的一种特殊机制。这种现象不但出现在人类身上,在哺乳动物、鸟类甚至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身上都存在。当这些生物的免疫系统察觉到细菌感染时,便会制造出一种叫做“热原”的蛋白质。“热原”影响了大脑深处的下视丘区域,令身体温度增加。
科学家在研究了免疫系统之后,发现人体很多抗病机制在高温下运作更佳。比如,在体温增高时,重要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的活动能力会增强,此外,T细胞在受刺激后会产生一类信号传递蛋白,叫做“细胞激素”,它会促进细胞分化和分裂,而人体的高温会减少其负面影响。
, 百拇医药
抗生素虽然很强大,但发烧同样是细菌的天敌。英国伦敦大学微生物学家迪克森在对病毒学脑膜炎的对照研究中发现,一种名为脑膜炎奈瑟氏菌的致病菌暴露在40℃的体温数小时之后,数量减少了90%。他认为,在感染初期,如果病人发烧时间更长一点,可以减少大量病菌。
在临床方面,也出现了同样的结论,英国赫尔与东约克郡医院的研究者对医院的细菌性肺炎病人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发现发烧病人比不发烧病人的存活率要高很多:体温在36℃以下的病人中,有1/3在1个月内死亡;体温高于正常水平的病人中只有8%的病人在同一时间死亡。在对血液感染疾病患者的统计中也有同样的结论。此外,老人一般不经常发烧,同时也更容易死亡。
吃不吃退烧药是个问题
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科学研究,但发烧时是否要吃退烧药依然是个需要继续进行研究的问题。2005年,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研究者在面对82名病危但没有大脑损害风险的病人时,进行了退烧药选择的实验。结果,吃退烧药的病人中,有7人死亡,而不吃退烧药的病人却只死了1个。后来,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研究人员中止了试验。
, http://www.100md.com
发烧依然存在很大风险。有很多证据显示,在头部受伤或中风后,发烧可能损害大脑。这可能是高温引起发炎,令自由基和兴奋性氨基酸增多而导致。
此外,英国剑桥的艾登布汝克医院的医生曼农表示,很多受感染的重症病人并非因为细菌遍布全身才病重,而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反应过度”,发烧便是过度反应之一。此外,发烧会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这对于不少体弱的重病患者来说可能并非好事。
有很多医生认为,在感染普通流感后,人们特别是儿童过度使用了退烧药。过去,很多家长都用冷敷或洗冷水澡的方式给孩子降温。现在,医生大都会开出退烧药。但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曾公开指出,对儿童感染来说,发烧可能是有利的,只有当感染可能引起更严重的疾病时才使用退烧药。也就是说,像高热惊厥这类会吓坏家长的情况,并不会长时间损害儿童的健康。, 百拇医药(金 煜)
“发烧疗法”曾经兴盛
发烧,又叫发热。作为一种医学症状,它是指人身体内部原因导致体温高于正常水平的现象。早在2400年前的古希腊,名医波克拉底就记载了这一现象。大约一个世纪前,“发烧疗法”开始流行起来。当时物理学家约瑞格通过对照组实验注意到,利用人工手段将发烧症状引人一些病人体内之后,其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约瑞格因此获得了192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约瑞格此后做了很多人工引入发烧的研究,利用热水、热气、电毯甚至电流等方式让人体温度升高以杀死病原体。上世纪30年代时,很多美国医生都采用了带热风和温度监视器的密室来治疗梅毒病人。尽管这种方法在老人和心脏病、肾病患者身上收效甚微,但其总治愈率依然达到了80%。
, http://www.100md.com
上世纪30年代末,出现了可以直接杀死病菌的强大药物——抗生素,发烧疗法就渐渐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热原”导致体温上升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古老的发烧疗法并非没有道理,相反,退烧却会让病人陷入困境。美国田纳西大学孟菲斯健康科学中心的生理学家布拉迪斯研究发烧超过30年。他认为,发烧自古以来就是恒温动物对抗疾病的一种特殊机制。这种现象不但出现在人类身上,在哺乳动物、鸟类甚至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身上都存在。当这些生物的免疫系统察觉到细菌感染时,便会制造出一种叫做“热原”的蛋白质。“热原”影响了大脑深处的下视丘区域,令身体温度增加。
科学家在研究了免疫系统之后,发现人体很多抗病机制在高温下运作更佳。比如,在体温增高时,重要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的活动能力会增强,此外,T细胞在受刺激后会产生一类信号传递蛋白,叫做“细胞激素”,它会促进细胞分化和分裂,而人体的高温会减少其负面影响。
, 百拇医药
抗生素虽然很强大,但发烧同样是细菌的天敌。英国伦敦大学微生物学家迪克森在对病毒学脑膜炎的对照研究中发现,一种名为脑膜炎奈瑟氏菌的致病菌暴露在40℃的体温数小时之后,数量减少了90%。他认为,在感染初期,如果病人发烧时间更长一点,可以减少大量病菌。
在临床方面,也出现了同样的结论,英国赫尔与东约克郡医院的研究者对医院的细菌性肺炎病人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发现发烧病人比不发烧病人的存活率要高很多:体温在36℃以下的病人中,有1/3在1个月内死亡;体温高于正常水平的病人中只有8%的病人在同一时间死亡。在对血液感染疾病患者的统计中也有同样的结论。此外,老人一般不经常发烧,同时也更容易死亡。
吃不吃退烧药是个问题
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科学研究,但发烧时是否要吃退烧药依然是个需要继续进行研究的问题。2005年,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研究者在面对82名病危但没有大脑损害风险的病人时,进行了退烧药选择的实验。结果,吃退烧药的病人中,有7人死亡,而不吃退烧药的病人却只死了1个。后来,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研究人员中止了试验。
, http://www.100md.com
发烧依然存在很大风险。有很多证据显示,在头部受伤或中风后,发烧可能损害大脑。这可能是高温引起发炎,令自由基和兴奋性氨基酸增多而导致。
此外,英国剑桥的艾登布汝克医院的医生曼农表示,很多受感染的重症病人并非因为细菌遍布全身才病重,而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反应过度”,发烧便是过度反应之一。此外,发烧会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这对于不少体弱的重病患者来说可能并非好事。
有很多医生认为,在感染普通流感后,人们特别是儿童过度使用了退烧药。过去,很多家长都用冷敷或洗冷水澡的方式给孩子降温。现在,医生大都会开出退烧药。但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曾公开指出,对儿童感染来说,发烧可能是有利的,只有当感染可能引起更严重的疾病时才使用退烧药。也就是说,像高热惊厥这类会吓坏家长的情况,并不会长时间损害儿童的健康。, 百拇医药(金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