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A版》 > 2011年第4期
编号:12005453
我们为何高估自己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11年第4期
     有些雇员对自己的表现自信满满,考核业绩却平平;有些学生坚信自己能在考试中一鸣惊人,结果却大失所望。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邓宁研究发现,实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夸大自己的能力。同时,无论是妄自尊大还是妄自菲薄,其根源都在于不准确的自我信念。

    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带有自我服务倾向。以智力为例:如果一个学生在数学方面天赋异禀,她在定义“智力”时就会赋予数学能力和分析技巧很大的权重,而在其他方面有所特长的学生则可能强调语言能力或创造力。然而,我们很难得到准确的反馈。邓宁认为,人们不愿意对他人做出消极的评价,逆耳忠言犹如凤毛麟角。

    另外,人们还可能因为眼界狭窄而自视过高,如有些人自以为是驾车熟手,其实却是马路杀手,还有的人读了本股市方面的书就自认为可以和专业股票经纪人匹敌。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邓宁和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的贾斯汀·克鲁格博士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对康奈尔大学的学生进行了幽默感、语法和逻辑三方面的测试,并让他们分别就自己的表现及自己与其他学生的实力对比做出评价。结果发现,表现越差的学生越高估自己的实力。

    而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的一篇报告中,邓宁博士与博士研究生乔伊斯·埃林格概述了4项研究,其中揭示了人们自我判断偏差的一个潜在原因:人们对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具有根深蒂固的看法,这些看法对自我评价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真实表现本身,使人们对自己做出不切实际的判断。

    邓宁认为,高质量的反馈是纠正自我评价偏差的良方。这在以医学为代表的一些领域尤其重要。从业者必须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精进,但问题是,无论医生还是普通大众都会忽视自己的某些缺点,而一些犀利的反馈将成为刺激人们弥补不足的利器。

    (摘自《中国青年报》), 百拇医药(韩晓晨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