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2059692
海外大观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08年第10期
     外国怎样保证食品安全

    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当今世界,“民以食为天”更多地被扩充为“民以食品安全为天”。当如顽疾一般爆发的食品安全危机肆虐全球的时候,美国、新加坡等国的经验和前车之鉴或许很值得关注。

    美国 完善体系

    2007年的美国赶上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宠物食品中发现三聚氰胺;数百万只鸡和生猪饲料中含有大量三聚氰胺;有人因食用含有大肠埃希菌的菠菜致死;乔治亚州生产的花生酱中发现沙门氏菌,15个州发现了受大肠埃希菌污染的牛肉等。美国食品市场营销协会也指出,美国人对从超市购买安全可靠程度的信心,已降到18年以来的最低点。

    即使如此,美国人依旧在餐馆大口吃牛肉,依旧往面包上抹花生酱,超市里的鸡肉、猪肉不仅没有下架,价格也没有“跳水”。美国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安全感是比较高的,这是美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成功之处。其中原因,有人说是起步早,也有的说是执法严,还有人说是立法健全。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少有人提及,那就是美国食品安全的执法者本身就处在一种时时被监督、遭“教训”的地位。他们尽管手握大权,但却战战兢兢,因为有千百双眼睛在盯着。他们要面对来自媒体、科研界、消费者、国会等多方面的压力。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是美国食品安全系统的主要执法者,所得出的研究报告非常具有权威性。但就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机构,也常常受到舆论的责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