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加尼克”效应
人们因工作压力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状态,被称做“齐加尼克效应”,它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经作过的一次很有意思的实验。
齐加尼克将自愿被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被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遇到阻挠而未能完成工作任务,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
齐加尼克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接受一项工作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任务完成,紧张才会解除。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则紧张持续不变。有些压力是良性的,它让我们振作,但更多来自于我们感到自己无力控制的事物的压力,则往往导致齐加尼克效应,使我们更疲劳。
克服齐加尼克效应的诀窍就在于把当前的紧张感分流到自己能做好的事物上去,获得控制感和自信,将不良压力转化为良性压力。
文/玉萍 摘自《新民晚报》, 百拇医药(玉 萍)
齐加尼克将自愿被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被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遇到阻挠而未能完成工作任务,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
齐加尼克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接受一项工作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任务完成,紧张才会解除。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则紧张持续不变。有些压力是良性的,它让我们振作,但更多来自于我们感到自己无力控制的事物的压力,则往往导致齐加尼克效应,使我们更疲劳。
克服齐加尼克效应的诀窍就在于把当前的紧张感分流到自己能做好的事物上去,获得控制感和自信,将不良压力转化为良性压力。
文/玉萍 摘自《新民晚报》, 百拇医药(玉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