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斥与安慰
朋友在电台主持一档晚间“情感倾诉”节目。她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训斥倾诉者。没错,我说的是训斥。
一个倾诉者问:“男朋友离开了,我该怎么办?”她说:“再找一个呗。”倾诉者说:“我离不开他,始终想着他。我不甘心。”她说:“离开他你能死啊?人家不要你了,你还缠着人家干什么!”
又一个倾诉者说:“我女朋友跟我感情很好。”她说:“感觉好那就结婚呗。”倾诉者说:“可是对方的丈夫一直不肯离婚。”她说:“什么?没离婚你就跟人家在一起?”倾诉者:“我女朋友说了,她跟丈夫一点都不快乐,跟我在一起时才最快乐!”她说:“你就是个第三者!”倾诉者说:“可是他们并不幸福……”她说:“幸不幸福是人家两口子的事,与你无关!你是第三者!”
够狠!我在收音机旁边听边笑。她这是干嘛呢?不怕领导修理她?后来一问,答曰:热线太火了,领导支持。也怪,那些倾诉者明明听到主持人对其他倾诉者的咆哮了,但每天打电话进来,依然要排很长的队。据说这个栏目几乎月月都创下收听纪录。
倾诉者是怎么想的呢?真的渴望答案吗?或许,他们的确很迷惘;更或许,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必须有一个人替他(她)说出来。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至于连基本的生活道理都不懂。主持人的回答,基本都是提纲挈领,直抵倾诉者心中最脆弱的部分,一言中的。
她替倾诉者说出答案,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善解人意型,循循善诱,字斟句酌。但倾诉者在打进电话前已经深陷自己的逻辑中,你讲一句,他(她)有两句话等着你呢,这样下去,两个人辩论一晚上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们什么大道理不明白?只有选择第二种了:当头棒喝!甭绕弯子,以情绪化对情绪化,直觉对直觉。一棍子下去,先打你个天旋地转再说。若碰到真迷惘的,也不失为快刀斩乱麻的手段。自然,这也满足了一部分倾诉者隐隐的受虐心理。他们不说“请你骂我吧”,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是不是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一种受虐癖呢?
我仿佛看见无数蛾子铺天盖地飞来,朋友拿着苍蝇拍儿,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左挡右杀,啪,啪,飞蛾纷纷落地……
(摘自《江苏工人报》), 百拇医药(王国华)
一个倾诉者问:“男朋友离开了,我该怎么办?”她说:“再找一个呗。”倾诉者说:“我离不开他,始终想着他。我不甘心。”她说:“离开他你能死啊?人家不要你了,你还缠着人家干什么!”
又一个倾诉者说:“我女朋友跟我感情很好。”她说:“感觉好那就结婚呗。”倾诉者说:“可是对方的丈夫一直不肯离婚。”她说:“什么?没离婚你就跟人家在一起?”倾诉者:“我女朋友说了,她跟丈夫一点都不快乐,跟我在一起时才最快乐!”她说:“你就是个第三者!”倾诉者说:“可是他们并不幸福……”她说:“幸不幸福是人家两口子的事,与你无关!你是第三者!”
够狠!我在收音机旁边听边笑。她这是干嘛呢?不怕领导修理她?后来一问,答曰:热线太火了,领导支持。也怪,那些倾诉者明明听到主持人对其他倾诉者的咆哮了,但每天打电话进来,依然要排很长的队。据说这个栏目几乎月月都创下收听纪录。
倾诉者是怎么想的呢?真的渴望答案吗?或许,他们的确很迷惘;更或许,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必须有一个人替他(她)说出来。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至于连基本的生活道理都不懂。主持人的回答,基本都是提纲挈领,直抵倾诉者心中最脆弱的部分,一言中的。
她替倾诉者说出答案,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善解人意型,循循善诱,字斟句酌。但倾诉者在打进电话前已经深陷自己的逻辑中,你讲一句,他(她)有两句话等着你呢,这样下去,两个人辩论一晚上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们什么大道理不明白?只有选择第二种了:当头棒喝!甭绕弯子,以情绪化对情绪化,直觉对直觉。一棍子下去,先打你个天旋地转再说。若碰到真迷惘的,也不失为快刀斩乱麻的手段。自然,这也满足了一部分倾诉者隐隐的受虐心理。他们不说“请你骂我吧”,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是不是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一种受虐癖呢?
我仿佛看见无数蛾子铺天盖地飞来,朋友拿着苍蝇拍儿,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左挡右杀,啪,啪,飞蛾纷纷落地……
(摘自《江苏工人报》), 百拇医药(王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