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第一 工作第二
在连续4天追捕逃犯、加班工作后,不满25周岁的民警海小平因劳累过度引发心肌梗死而不幸牺牲。年仅45岁的小岗村带头人沈浩积劳成疾猝死工作一线,生前日记中写下的文字表明其体力早已严重透支……
近年来,“英年早逝”的事件时有发生。有先进模范人物,也有普通百姓;有企业员工,也有机关干部。而今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加班多,处于极度亚健康状态,却仍在咬牙坚持,“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已成为这类人群的典型特征,一旦某项任务加身,突破身体的极限,就可能导致生命衰竭而逝。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防止“过劳死”?
在平常时候,应当坚持生命第一、工作第二。任务需要连续奋战才能干成。但精力需要及时补充才能持续。我们不能眼里只有必须完成的工作,而漠视劳动者的休息权利;不能眼里只有人劳动创造的财富和奇迹,而忽视人的生命和健康需要;更不能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把健康抛在一边,忙起来就忘了,急了还要喊“加班加点也要把事情干完”、“拼命也要完成任务”。如果加班成为常态,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感慨于宝贵的工作精神,而应是检讨工作制度设计上的不足。
在关键时刻,应当有强制性的休息安排。任务有时限、项目有工期,越是到关键处,越是要合理安排人员轮休。实践也告诉我们,工作时间越久,工作效率往往越低。强制性安排休息,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护身心健康。
在危难关头,应当尽力减少付出生命的代价。不少人为了挽救他人生命于危难,哪怕牺牲自己生命也义无反顾。这是一种舍生取义的宝贵精神,我们应当备加呵护,却更应该避免无谓的牺牲。面对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及其他紧急危难任务,的确需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和作风,但也一定要讲求科学,实事求是。
“世间一切事物中,生命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生命至上”的健康工作观,建立尊重、呵护生命的制度,绝不能让“过劳死”屡次上演。
(苏童摘自《人民日报》), 百拇医药(岩 峰)
近年来,“英年早逝”的事件时有发生。有先进模范人物,也有普通百姓;有企业员工,也有机关干部。而今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加班多,处于极度亚健康状态,却仍在咬牙坚持,“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已成为这类人群的典型特征,一旦某项任务加身,突破身体的极限,就可能导致生命衰竭而逝。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防止“过劳死”?
在平常时候,应当坚持生命第一、工作第二。任务需要连续奋战才能干成。但精力需要及时补充才能持续。我们不能眼里只有必须完成的工作,而漠视劳动者的休息权利;不能眼里只有人劳动创造的财富和奇迹,而忽视人的生命和健康需要;更不能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把健康抛在一边,忙起来就忘了,急了还要喊“加班加点也要把事情干完”、“拼命也要完成任务”。如果加班成为常态,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感慨于宝贵的工作精神,而应是检讨工作制度设计上的不足。
在关键时刻,应当有强制性的休息安排。任务有时限、项目有工期,越是到关键处,越是要合理安排人员轮休。实践也告诉我们,工作时间越久,工作效率往往越低。强制性安排休息,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护身心健康。
在危难关头,应当尽力减少付出生命的代价。不少人为了挽救他人生命于危难,哪怕牺牲自己生命也义无反顾。这是一种舍生取义的宝贵精神,我们应当备加呵护,却更应该避免无谓的牺牲。面对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及其他紧急危难任务,的确需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和作风,但也一定要讲求科学,实事求是。
“世间一切事物中,生命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生命至上”的健康工作观,建立尊重、呵护生命的制度,绝不能让“过劳死”屡次上演。
(苏童摘自《人民日报》), 百拇医药(岩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