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231559
“9万元保健品遗产”的尴尬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12年第6期
     江苏省南京市天山路上一位年过九旬的张老先生过世后,他的家人发现,老人生前在两家保健品公司的推销下,买了十余万元的保健品,过世后还留有91771元的保健品寄存单。张老先生的儿媳称,这些保健品老人要再吃十多年才能吃完。目前老人的家人向保健品公司讨回62000余元。

    “人这一生最痛苦的是什么?是人活着,钱却没了;还是人死了,钱却没有花掉?”两样痛苦,在南京这位老人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活着的时候,钱被保健品公司“骗”去了;人死之后,保健品却还没有吃完。

    工商部门称,你情我愿的买卖,没有办法界定是否违规,但提醒老人们要理性消费,家人也应该及时注意到老人的购买行为。至于推销的过程中,有没有夸大功效,有没有死缠烂磨,有没有强制销售,虽然也可能找到证人证言,但毕竟去世的老人不会开口说话,工商部门也只能批批而已。面对着如此巨额没吃完的保健品,老人走的时候,想来未必是安详的、平静的。

    老人在世的时候,能有如此巨款购买保健品,如果这些钱都是来自子女的孝敬,那应该表扬一下子女。但是,直到老人去世之后,子女们才知道剩下这么多的保健品,这至少说明老人和孩子们的交流很不充分,子女们确实需要好好检讨一番。如何从精神上照顾老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刚刚起步,空白地带还很多,而这却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南京老人留下“9万元保健品遗产”,不仅是老人和他家人的尴尬,也是社会的尴尬。在养老社会化的趋势下,老年社会工作亟须加强,不能将类似的责任全推给家人。那种夸大功能的虚假宣传,那些借关爱老人之名行推销之实的开会、讲座、旅游、免费试用等手段,也应该得到明确规制,而不能让工商“没有办法界定是否违规”。

    (摘自《健康报》), 百拇医药(郭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