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2555051
“体制外”的家庭医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13年第12期
     “家庭医生”,这是在北京的英国医生谢吉伯与在深圳的中国医生朱岩近年来关注的焦点。

    “洋医生”谢吉伯认为,解决当下中国医患矛盾的根本方法,在于推广“家庭医生模式”。在他的诊所内,前来看病的多是“老外”。一年前,从北京协和医院辞职南下的朱岩在脱离了公立医院这棵“大树”后,开始将病人称为“客户”,成立了一家主推“家庭医生模式”的私人诊所。

    事实上,家庭医生这一“洋味儿”颇浓的词汇早已出现在中国医疗改革进程之中。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家庭医生多分布于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通过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愿服务关系,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甚至上门服务。

    被“打包”的医疗费

    你是否愿意花380元在家附近高质量的私立诊所看感冒?

    微博名人“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在转发前同事朱岩的微博时,借机做过类似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少网友感觉这个价格比较贵。但朱岩恰恰选择了看似价格较贵的“包药制”“包药制”可以简单理解为:整个就诊流程统一打包、一次性收费。在香港,这是不少诊所通用的做法。

    最终被定在380元(包括诊疗费、基本的检查及化验费以及三天常用药的药费)的价格,一度让朱岩的同事陈英也感到担忧,怕把病人吓跑。不过,在诊所开业一个多月后,客户意外地多了起来。其中,不少都是“回头客”。

    诊疗过程中,朱岩的诊所让医患沟通时间得到较为充分的保证。诊所的前台电脑上,显示着“客户”的预约安排。每位“客户”都可以与医生有至少20分钟的一对一沟通时间。这个时段内,医生和护士能够向他们的“客户”传达更多信息,包括服药时间、药品保存等。

    在谢吉伯的诊所,“打包”后的费用要更高——480元(包括诊疗、单项检验和一个疗程的两种药物总共所需的费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