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2633083
40岁后定期检测骨密度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14年第12期
     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密度和骨骼质量均降低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腿脚痛、抽筋、易骨折、驼背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骨折,腕骨、锁骨、髋骨、脊椎等都是易骨折的部位,有时甚至连咳嗽、大笑这样的轻微外力作用都可能导致骨折。由于该病发病隐匿,不易被察觉,所以又被喻为“沉默的杀手”。

    按照发病原因,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前者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后者是指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某些疾病或药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的代谢性骨病,常见的原因有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等。

    因此,老龄、女性绝经是骨质疏松症主要的危险因素,而低体重、性激素低下、长期吸烟、过度饮酒、喝咖啡及碳酸饮料等,缺乏体力活动、饮食中钙或维生素D缺乏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诱因。

    (摘自《羊城晚报》), http://www.100md.com(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