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539648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特点(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7年第7期
     2.9 口腔护理:每天口腔擦洗护理2次,有效去除牙斑菌,如果出现口腔感染时,可选择合适的抑菌溶液。张口呼吸者用湿盐水纱布覆盖于嘴唇,保持口腔湿润。

    2.10 翻身拍背:通过翻身拍背,可刺激肺部活动,有利于分泌物排出,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方法:操作者五指并拢,掌心空虚,呈杯状,利用手腕力量均匀而有力地从肺底由下往上,由外向内有节奏地叩击背部,使肺泡,支气管内痰液松动,流向气管排出。

    2.11 雾化吸入:雾化吸入能使痰液稀释,便于咳出或吸出。同时能抗菌,消肿,防止呼吸道感染,可用糜蛋白酶4000U加庆大8万u加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Bid。

    2.12 出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气管切开处流血,颈部、胸部肿胀明显,并有捻发音,气管套管脱出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13 患者意识逐步恢复,能自行咳嗽,分泌物减少,无肺部感染及呼吸困难时,可试堵管24~48小时,无呼吸困难或发绀现象后,与医生配合拔除气管套管。

    2.14 镇静:烦躁不安者适当约束加护栏,留陪护人员,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2.15 每周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常规留取痰液作细菌培养。

    3 肺部感染病例护理措施

    采取非感染病例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措施:

    3.1 防止交叉感染科学安排病床:病人放置单间,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细菌的重要途径,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严格洗手使用干手器,严格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

    3.2 严格无菌操作下采取下呼吸道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菌素,避免盲目用药,增加病人经济负担、产生耐药菌群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