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 2008年第3期
编号:11675766
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与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第3期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3-0106-02

    【摘要】2005年6月~2007年7月,我院采用折尾钉X线电视监视下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9例,疗效满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探讨

    Femoral neck fracture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Yu Chunli

    【Abstract】June 2005 to July 2007, I used folding tail nail hospital X-ray television monitor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39 cases, the effect of satisfaction.

    【Key words】Femoral neck fractures;Clinical treatment

    2005年6月~2007年7月,我院采用折尾钉X线电视监视下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最小56岁,最大85岁。左侧28例,右侧11例。骨折类型:头下型6例,头颈型15例,颈中型11例,基底型7例。按Garden分型:Ⅱ型8例,Ⅲ型19例,Ⅳ型12例,均为新鲜骨折。本组39例中有12例患者有其他疾病,如心血管、肺部疾病和泌尿系疾病。

    1.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在入院后1周左右手术。术前行皮牵引,1周后床头摄X光线,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同时选择合适长度折尾钉,在X线电视监视下采用局麻,患者取仰卧位、骨折手法复位后,一助手持续牵引,以防止骨折再移位,常规消毒铺巾。取1枚3mm骨圆针,尽量靠近股骨距内上缘强斜位贴边用电钻钻入,针尖距股骨头关节面1cm为宜。第2枚针在第卫枚针上1.5~2.0cm进入,方向和深度与第1枚针一致。在第2枚针上2.0cm与股骨干成60°~70°打入第3枚针,深度与上2枚针相同。正轴位观察3枚针所在的位置,确实可靠后,分别依导针所在皮肤位置做3个纵行0.5cm小切口,从下至上,拔出1枚导针,拧入1枚折尾钉。要求钉尖距股骨头关节面0.5~1.0cm,缝合皮肤切口。

    2 结果

    本组39例全部获随访,时间1~4年,平均2.5年。Ⅲ型骨折中1例不愈合,Ⅳ型骨折1例不愈合,2例延期愈合,愈合率为94.9%。本组发生股骨头坏死5例,占12.8%。患髋功能状况按马元璋功能评定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较多,传统方法是三刃钉固定。但抗压、抗张强度均较差,在手术过程中强力锤击,不但易导致骨折端分离和旋转,而且极易损伤股骨头的血供和关节软骨面,又无螺纹,易松动,稳定性极差,故在临床现已很少应用。多根骨圆针固定虽稳定性相对较好,损伤较小,但钢针无螺纹、又较细,还易发生松动滑脱和断针、退针。近几年多有报道,克氏针穿过关节进入盆腔引起严重合并症[2]。斯氏针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易发生针道感染等,单一空心加压螺纹钉和滑槽加压螺钉加接骨板,由于直径较粗,易损伤髓内血管,影响股骨头血供和骨折愈合,晚期股骨头坏死率较高。

    我们采用折尾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前1周行皮牵引,以缓解肌肉痉挛和便于骨折复位,1周左右行手术治疗,强调早期手术复位,以尽快改善和重建股骨头血液循环,以利于骨折愈合和防止发生股骨头坏死。

    折尾钉直径较小,螺纹深,抓持力强,固定时用扳手拧入而非锤入,避免了骨折间的分离,通过折线后钉尾对折端能产生强大加压作用,使折端对合更加紧密。同时,由于下2枚钉紧贴股骨距,保持贴边和强斜位能承受较大载荷,另1枚钉与之构成三角形,大大增加了固定的稳定性和防止股骨头旋转,便于骨折愈合。

    通过对3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折尾钉内固定治疗,我们认为,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不退针、不进入骨盆、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戎利民,王昆,金文涛,等.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选择.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14(5):306

    2 于世良.发夹样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14(2):83, http://www.100md.com(于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