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感的临床探索(1)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4-0153-03
【摘要】临床经验表明,不同性质的针感对不同疾病在疗效上是有区别的。关于针感的临床意义,突出地表现在冷热两种针感上,当然,也无需要对每一个患者都去追求这种冷热的针感。一般来说,只要求术者有足够的指力,患者选择的适当,针刺的深度适宜,动作敏捷,把不同的单式手法揣、爪、搓、弹、摇、扪、循、捻等灵活地结合起来,一般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关键词】针感;性质;临床探索
1如何控制针感的性质
临床经验表明,不同性质的针感对不同疾病在疗效上是有区别的。对针麻来说,希望出现较重的麻感,并且传导得远为最好。这也是控制针感性质的意义所在。
关于针感的临床意义,突出地表现在冷热两种针感上,当然,也无需要对每一个患者都去追求这种冷热的针感。事实上,即便是采用特殊手法也不是在任何一个病例都能获得成功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术者的经验、病人的病情和机体的反应机能情况。一般来说,只要求术者有足够的指力,患者选择的适当,针刺的深度适宜,动作敏捷,把不同的单式手法揣、爪、搓、弹、摇、扪、循、捻等灵活地结合起来,一般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1.1 酸:这是最常见的针感之一,多现于局部,有时可放射到远端,特别是于深部肌层、四肢穴区多见,腰部次之,颈、背、面更次之,胸腹少见,未稍敏感穴则不见。就其性质来说,与在肌肉中蓄积了乳酸所产生的感觉相似,要促使乳酸的出现,押手的运用是很重要的。一般针刺后多产生麻胀:如基础感是麻,押手要多用力;如基础是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