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是如何造就的?
人们常抱怨“熊孩子”的各种行为,而我发现了一种现象,在公共场合,当孩子的做法明显不当时,做家长的常常只是口頭劝阻批评,实际却不行动。这好像是以此来为自己免责,只是为让周围人看到:我也管了呀!家长其实完全可以有效阻止孩子的行为,比如直接抱开,或者坚持让孩子改变,但家长完全没有打算做的意思,或许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打闹中没有吃亏,或许是不想打扰孩子当下的快乐,或许是不想惹孩子哭闹给自己添麻烦。然而,家长的这种态度,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无疑是:1、我可以这样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1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