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家》 > 2023年第20期
编号:115037
中医砭石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应用效果探讨

     葛群英 黄涛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砭石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砭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功能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105,P=0.014<0.05);治疗前,两组胃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17和PG水平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脘痛、纳呆少食、嗳气、口干口苦及胃脘痞滞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基础上加入中医砭石法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有利于显著改善患者胃功能,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砭石法;临床疗效;胃功能;中医症候积分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指患者胃黏膜上皮受到反复刺激后,固有腺体减少,并伴随或未伴随肠腺化生等情况的一种病症。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及饮食不规律的情况频现,CAG发病率明显提高。相关研究显示[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环境、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液反流等密切相关。CAG对患者的危害性较大,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前驱病变因素。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积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西医主要通过对症治疗,如抑酸、抗幽门螺杆菌等方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而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在西医基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模式成为了一项治疗热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77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