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 > 2014年第8期
编号:12648512
中年黄蓉的婚内寂寞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 2014年第8期
     吾友思呈君有个高论,一个女人的精神面貌映射着她的婚姻状况,若她婚后变得生动有趣,可以证明其婚姻质量很高。要是这个理论可以成立,那么,黄蓉与郭靖的婚姻,也许并不像金庸大师陈述得那么完美。

    众所周知,婚后的黄蓉就像中了贾宝玉的诅咒:“未出嫁的女儿是颗珍珠,一旦嫁了汉子,就变成死鱼眼珠子了。”古灵精怪的小女子,突然就变成乏味世故的中年妇女,除了和丈夫联手守城这大方向不错,细节处乏善可陈,窃以为,这种从“珍珠”到“死鱼眼珠子”的变化,正是黄蓉为她的婚姻付出的代价。

    她和郭靖的差别,在最初定情时就可以看出来。为了哄洪七公教郭靖武艺,她使出浑身解数,整出一套“舌尖上的中国文学”。五种肉条拼出“玉笛谁家听落梅”;荷叶笋尖樱桃鹌鹑煮成“好逑汤”;竹笋与咸梅凑成一道“岁寒三友”;再加个鸡汤,就是“松鹤延年”。老叫花子洪七公极赞黄蓉的“稀奇古怪”,喜得直说:“你这稀奇古怪的女娃娃,也不知是哪个稀奇古怪的老子生出来的”,还遗憾自己“年轻时怎没撞见这么好本事的姑娘”,算得黄蓉的半个知音。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黄蓉烹制美食,虽有其功利性的目的,但在那过程中,她曾费尽心思,力求完美,当这所有的巧心思,都被对方悉数领会,黄蓉当会在功利的目的之外,有属于她个人的欣喜。

    可惜这样的欣喜,不是她爱的人给予的。郭靖对于菜好菜坏,“不怎么分辨出”,洪七公都摇头叹息:“牛嚼牡丹,可惜,可惜”。

    把这一幕推想开来,郭靖不懂的何止是黄蓉的厨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