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其它 > 便秘
编号:13740104
老年人便秘原因分析与健康指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31
     【摘 要】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粪便干燥坚硬,排便时间延长或大便坚硬不畅的一种病症,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危害较大,因中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用力排便时可导致冠状动脉、脑血管病意外,甚至猝死,故便秘被人认为是心脑血管死亡常见原因。

    【关键词】老年患者;便秘;健康指导

    1 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科对80例老人便秘进行了原因分析及采用护理干预,在常规指导下及针对个人特点进行宣教,通过护理干预手段和适当药物解决便秘带来的痛苦,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80例均为到我科住院患者,年龄最大91岁,最小58岁。其中男32例,女48例,均有大便排出困难或排便不畅导致腹胀相关症状,病程最长有10年,最短4个月,大部分患者靠果导片、麻仁丸、番泻叶、老年通便茶等或自找草药,部分患者需经常灌肠缓解痛苦,其中中风15例,骨伤后8例,高血压动脉硬化多种疾病患者47例,就诊时以大便不通为主诉,伴腹胀腹痛,排便困难,里及后重,排便无力,严重的腹部可触摸到粪便或x线拍片显示肠梗阻,也有门诊治疗其他疾病出现便秘的患者,多数患者伴有行动不便,肢体偏瘫无活动能力等相关疾病症状。

    1.2 产生便秘的原因

    1.2.1 生理因素 老年人消化机能的减退,胃液分泌减少,或胃酸缺乏,小肠吸收功能差,使食物在胃肠滞留时间延长,水分被吸收,引起粪便干结,牙齿功能不好,使老年人进食粗纤维减少,不能刺激蠕动,饮食水量过少致大便干结。

    1.2.2 饮食因素 饮食不足,进食量过少,对肠黏膜形成机械性或化学刺激不足,不能引发大脑皮层和神经中枢的排便反射,不产生便意而引起便秘。

    1.2.3 生活习惯 老年人运动量少,久坐,卧床不能下床活动么导致肠道蠕动减弱引起便秘,有些存在不良排便习惯,如:不按时排便,长期忽视或抑制便意。

    1.2.4 心理和社会因素 老年人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家庭不和睦、心情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精神压力大等均可导致便秘,我们采取症状自我评量表(SCL290),焦虑自我评量表(SAS)和抑郁自我评量表(SDS)对慢性便秘患者和正常人的精神心理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慢性便秘患者较正常人躯体化,忧郁和焦虑因子及总症状指数明显增高。提示精神心理因素与慢性便秘发生有关[ 1 ]。

    1.2.5 药物副作用 许多老年人经常服用缓泻剂刺激排便,长期服用一些抗高血压及利尿药等都可引起便秘。

    1.2.6不适宜的排便环境 环境缺乏隐私性、卫生间较远,不能独立如厕等。

    1.2.7 功能性便秘 曾有报导约有1/3老年人出现便秘属功能性,主要由于代谢减低,胃肠功能减弱,每餐进食少,粗食物少,直肠压力感受器功能减退,活动减少等引起。

    1.3 健康指导

    1.3.1 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取得患者的信任,反复强调便秘可治性,增强患者的信心。

    1.3.2 饮食指导 ⑴每天摄取纤维素丰富的粗粮,新鲜水果,蔬菜如芹菜、韭菜、蒸煮红薯、玉米等能加快胃肠消化,增强肠蠕动,并吸收水分,有助于促进排便,忌食辛辣、煎炸、烘烤食物,如辣椒、大蒜、浓茶、咖啡、烧烤即各类油炸食品等。⑵每天清晨饮一杯温开水300~500ml,最好加蜂蜜。

    1.3.3 指导患者在晨起或早餐前排便,即使无便意,也要坚持蹲厕3~5分钟左右,养成定时排便,切勿用力过猛,防意外。

    1.3.4 指导患者进行锻炼,以个人体力选择适合的方法和实践,如慢走、慢跑、打太极拳等,卧床病人每天躺在床上每次将一条腿屈膝抬高至胸前,每条腿练习10~20次,每天3~4次,从一侧翻身到另一侧(10~20次),每天4~10次[2]。

    1.3.5 生活护理 便秘者要养成定时起居的习惯,不要轻易改变生活规律。指导患者不管有无便意,每天都要定时排便,注意力集中,不要排便时听音乐、看报纸杂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3]。

    1.3.6 指导患者使用正确的措施:进行腹部按摩,取仰卧位,用手掌从右下肢开始沿顺时针向上-向左-再向下至左下肢,按摩至左下肢使应加强力度,站立时可做收腹运动或提肛运动,即收缩该部肌肉10秒后放松,重复训练数次[4]。

    1.3.7 药物辅助治疗 如粪便秘结可注入开塞露,指导老人将开塞露从侧面切开,挤出少量液体,润滑管口,然后塞入肛门,用力挤压,将液体全部挤入肛门内,滞留20~30分钟后,如不能忍受时排便,如果大便头很结硬只能用手捣碎硬结并导出碎块,注意观察迷走神经的刺激如眩晕,脉搏缓慢。

    1.3.8 改善厕所环境,注意不给外境干扰,保护隐私,满足老年人解便时私人空间的需求,采取适宜的排便姿势。不催促,以免引起精神紧张或因不愿意麻烦他人而憋便。

    1.3.9 如药物性引起的便秘可以多喝水,并在医师指导下配合要物。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有针对性采取引导,根据不同个体平时要应给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采取干预措施,嘱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在饮食上加以调整并适当的锻炼,这样减少老年人便秘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告诉老年人排便不能用力过度预防发生意外,同时使用药物时要在医生指导下,不能滥用药。

    参考文献

    [1]戴菲 ,罗金燕 ,刘欣等.慢性便秘患者精神心理因素的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20.13215

    [2]周翠英,临床护理对老年性便秘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现代

    [3]王美峰.功能性便秘患者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499

    [4]彭联明,老年人便秘的护理 医学科远程教育 2011.8.1,81.450053, http://www.100md.com(李玉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其它 > 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