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
编号:13740084
抗生素使用对临界发热效果评断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31
     【摘 要】目的:指导抗生素临床使用,规范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50名年龄在5月~12岁有“临界发热”表现患儿,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抗生素治疗组)和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组),比较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观察期间体温均渐趋于正常,所需时间3~10天,甚至更长。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使用对感染性疾病痊愈后出现的临界发热无治疗意义,提醒基层临床医生及家长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关键词】抗生素;临界发热;效果;评断

    大家都知道,物质有一个临界温度,即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温度,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今天我要提到一个名词—临界发热。我们通常所说发热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为发热。调节性体温高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 ]。所谓临界发热,是指人的体温波动范围高于通常所说的正常体温(36℃~37℃),而低于37.5℃。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痊愈后,患儿无任何临床不适主诉,但测量体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