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1年第1期
编号:12101591
中小学教育需要“刚柔相济”(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1年第1期
     小孩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发育,在妈妈、奶奶、姥姥的哺育下成长,在幼儿园阿姨的教育下度过幼儿期;上小学后又在女教师的教育下完小学教育,上了中学也是女教师相对比较多,一句话,“阳刚教育”实在太少了!

    在舜耕小学的升旗仪式上,从升旗手到护旗手,从主持人到宣誓代表,清一色的都是女孩子,再把目光转向班级队列中发现,胳膊上带着“三道杠”、“两道杠”的多数也是女生。为何在小学校园内多是女生唱“主角”?不少老师表示,小学阶段的男孩子似乎还不懂事,顽皮、淘气的多,而女孩不仅学习好,还在个人卫生、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男生,因此,无论是选班干部还是参加各种活动,女生都能脱颖而出。

    无论是学校的大型集会活动,还是演讲比赛,升旗仪式等,活动的“主角”大多是女孩子,走进教室,课代表、班干部中,女孩子也占了近七成。据老师反映,之所以选择女生担任班干部,除了女生学习,纪律好之外,主要是因为男生普遍缺少“阳刚之气”。

    今年23岁的广州青年朱青(化名)刚大学毕业,这位说话细声细气、被同学戏称为“贾宝玉”的小伙子,从未参加过踢足球、打篮球等运动,也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闲暇时只能一个人在家弹钢琴或者听歌。

    对于自己的“奶油”味,朱青也颇为痛苦。他说,这是从小在“女儿国”的教育环境里养成的。在家只有妈妈和奶奶陪伴和照顾着,性格深受其影响。更甚之,从小学到初中,朱青的班主任无一例外都是女性,主要科目老师也以女性为主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