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1年第5期
编号:12093481
有效的思维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1年第5期
     假设你要游泳到河对岸去,途中发现自己体力不支,你发现游到对岸和游回去的距离是相同的,你会怎么办?游回去还是继续向前游?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你要在15分钟内过一条河,你发现一只小船,等你跳上船后才发现船上没有桨而且也没有其它东西,你怎么办?

    作者介绍:

    李子勋,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拥有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执业资格,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精神专业执业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理事,北大心理系研究生临床指导导师,家庭治疗专业督导师,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师。北京电视台心理学顾问,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栏目心理专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心理专家。北京电台《心理家园》心理主持、中央广播电台《星星夜话》亲子栏目的心理主持。

    著有《根源舞》、《陪孩子长大》、《幸福从心开始》、《李子勋文集》、《婚姻的烦恼》等书籍。

    对于上述两个问题,有人会回答:第一个问题,既然回去和向前的距离是一样的,我就往前游吧。第二个问题,我可以用手当桨慢慢划过去,虽然我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过河,但我最终还是会到达对岸。

    心理学是希望引导人们去思考一些问题,但不是按惯常的方式去思考,而是用一种有效的方式去思考。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寻找问题,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很需要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觉得很惶恐,搞不清楚正确的东西在哪儿。如果我们找到了问题,我们就会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实际上从小到大我们已经在自己的头脑里建构了一个系统,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从读书的时候开始,我们就一直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下长大,我们的头脑中存在很多文化陷阱,但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总是用头脑中已经有的概念系统或已经有的判断方式对事物进行解读,并且在解读的过程中把事物分为两块,一边是好的,一边是不好的。但是我们慢慢会发现有些东西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解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