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1年第9期
编号:12132720
南开之父——张伯苓(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1年第9期
     惟“公”,故能化私,化散,爱护团体,有为公牺牲之精神;惟“能”,故能去愚,去弱,团结合作,有为公服务之能力。允公允能,足以治民族之大病,造建国之人才。

    ——张伯苓

    他是南开大学的创办人。

    甲午战败,作为海军军官的他悲痛欲绝,痛感欲民族振兴,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人。于是,他弃武从文,一手打造声名显赫的南开教育,可谓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他倡导实业救国,更是发展和普及体育运动的身体力行者。

    我们应该记住他的名字,张伯苓。

    张伯苓(1876~1951),现代教育家,原名寿春,字伯苓。1876年4月5日出生于天津一个秀才家庭。1892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习驾驶,1897年毕业后服务于海军,不久离职回天津执教于家馆。1904年,张伯苓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1907年,在天津城区南部的开洼地建成新校舍,遂改称南开中学堂,从此声名渐著。1917年秋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1919年秋正式开学。1923年,创办南开女子中学。1928年创办实验小学。1937年以前,南开已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七七”事变后,大学部先迁长沙,继迁昆明,与北大、清华合组成西南联大,张伯苓任校委会常委。1951年2月23日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75岁。

    百年南开,风雨征程

    创办于1904年的南开学校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其中的最初44年始终是由张伯苓担任校长。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张伯苓历尽艰辛,颠扑躅蹶,矢志不渝。他从传授“新学”的家馆开始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