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2年第1期
编号:12180209
大学专业设置要看“就业率”的脸色?(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2年第1期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一份文件规定,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以就业率这一指标来提出如此硬招,无疑给高校专业设置施加了压力。尽管这一规定的初衷是想提高高校专业质量,从而引导高校专业顺应市场需求,实现优胜劣汰,良性发展。然而,对高校专业设置采用如此规定是否妥帖,还是引来一片议论。

    就业率当然不是洪水猛兽,相反,大而无当的高等教育,确实需要和市场,时代对接。然而,在教育改革中,我们看到的是一旦“矫枉”,往往就容易“过正”。找不到工作当然不光彩,但比找不到工作更不光彩的是什么呢?应该是教不出能就业的学生。问题是,这和专业本身有什么关系呢?那些叫嚣着“就业率高”的学校,培养的难道就一定都是社会栋梁吗?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关系还是需要及时厘清:一者,大学固然不能离开就业率,但是不是所有的专业都要将就业率写在“脸上”?社会需要产业工人,也需要浪漫诗人,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也需要天马行空的梦想家——这个一刀切的“60%”,在捍卫社会“骨架”的时候,会不会误伤了滋养国民精神的“血肉”?二者,就业率的根本,其实并不仅仅在于大学教育,更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个社会能为就业者提供的岗位是既定的,在就业问题上,关键不是所谓“就业观念”,而是“供岗能力”。

    大学教育不能沦为职业教育

    大学教育适度的与社会需求接轨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