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与国学(1)
马先生不仅仅是“现代大师”、“儒之圣者”,他还是“高人”,还是“逸士”。在中国传统当中,有品评人物的传统。这个在六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发达。出现了很多奇书,譬如刘邵的《人物志》,譬如《世说新语》,一部记述魏晋人物风采面貌、品评人物性格精神的专书。我们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品评人物,马先生显然不仅仅是大学者,不仅仅是大师级的人物,不仅仅是“儒之圣者”,他还是“高人”。
浙江大学的人文传统
浙江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你们学校我是第一次来,但你们学校的一部分——杭州大学——是我非常熟悉的学校。杭大的一些教授,像姜亮夫教授,敦煌学家;语言学家蒋礼鸿先生;像戏曲专家徐朔方先生;还有词学家夏承焘先生,都是我认识并且熟悉的长辈。包括原来杭州大学的校长、现在卧病的沈善洪教授,我也熟悉。我几次到过杭州大学,它的人文传统在全国的高等学校里面是一流的。开始你们合并的时候,我作为局外人,还曾经为杭大抱不平。现在生米煮成熟饭,只好如是了。
, http://www.100md.com
我也熟悉你们原来的校长竺可桢教授,当然我不认识他,但是他的书我细读过,特别是他的日记,我读得非常仔细。他怎样去请马一浮先生,见面情形,前后的经过,以及马先生在抗战时期,你们的学校已经从杭州搬到江西泰和的时候,第一次讲国学,竺先生也在下边。他日记里都有记载。后来到广西宜山,竺先生也在那里。我看他的日记很感动,在战乱流离中的这样一所学校,可以说始终弦歌未绝。他的妻子在流离中去世了,而许多的学生和教授都蒙受苦难。但这所大学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无论是在泰和还是在宜山,都是如此。我看这段历史,个人非常感动。那么,可以想见,现在的浙江大学如果能够承继这个传统,未来自是不可限量。
王国维是否真的“烧书”
我是念文学出身,但是中间在学问上有一个转变,八十年代早期的时候开始不那么喜欢文学,因为在集中读陈寅恪、王国维、钱钟书的书,看他们的文章写的太好了,学问太精到了,自己就不想写作了。甚至以前出的一些书,关于文学的,越看越不顺眼,在家里都塞到谁也看不见的地方。
, 百拇医药
由于自己有这个感受,我就相信王国维烧过书。大家知道有一个掌故,在1912年,辛亥革命的第二年,罗振玉有点不赞同当时的新的政治变局,他就躲到日本,住在京都的乡下。这时候王国维也跟他一起去了,他们是好朋友。或者如何如何,两个人的关系,故事非常生动,我不去讲它。罗振玉说,王国维到了日本以后,在他的影响下,带去了《静安文集》——王先生早期学日文,后来又学英文,喜欢康德、叔本华,把他们的著作翻译成中文。而在那个前后,他办《教育世界》杂志,他的很多文章都是在这上面发表的。这些文章,关于教育的,关于文学的,关于西方哲学的,关于美学的……这些文章后来搜辑起来,出版为书,叫《静安文集》,他到京都的时候,带了一百多册——罗振玉讲,王国维到京都以后,学问发生转变,把带去的书烧掉了。但是研究王国维的人,大都认为他不会烧书,我也算研究王国维的之一吧——相信他会烧书。
因为一旦进入到古史研究,接触到金文、甲骨文研究,就会觉得文学研究一钱不值。我当时也产生了这个思想,非常看轻文学。但我现在必须补充,当我年长以后,又觉得文学有点意思,它还是史学和哲学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它给我情感,也使我的语言比一般的人文工作者稍微有一点意思——但是我不能跟鹏程教授相比,你不知道他的文笔有多么好,千字文,倚马可待。我是说,文学也不可偏废。当你的年龄大一点以后,学问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你会觉得文学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你想追求真相,追求真理,必然要走向史学和哲学,而在这个走向的阶段当中难免轻视文学。可是当年龄再大以后,觉得文学也是多么好啊!
, 百拇医药
无论何种学问太“热”都未必好
二十世纪的学者当中——我喜欢王国维,喜欢陈寅恪,可以说研究了他们多年,如何如何——但是我还喜欢另外一个人物,马一浮。我在1996年为一套书写的长序,叫《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后来三联书店出版了,在这篇文章里面,我讲到陈寅恪和马一浮的时候,我说陈寅恪是站在地上,怀着家国的深情,和历史的兴亡之感;而马一浮,我说他站在云端,很早就实现了精神世界的自我超越。
在二十世纪的学者当中,能够完成自我超越的学者并不多,马先生是一个。当然,当时很多学界的朋友不赞成我的说法,庞朴先生说:“你把马一浮说成神仙了,怎么可以?”李泽厚也不赞成。我多么高兴,刚才杜维明先生居然说马一浮提出的“国学就是六艺之学”的观点,他表示赞成。杜先生,你知道,我这个观点孤立了十年。汤一介先生是我的好朋友,比我年长,汤先生也同意“国学是六艺之学”。我的文章是2006年发表的,叫《论国学》,两三万字,后来出了一本书也叫《论国学》。我为什么会特别地赞成,简直是不得了地赞成,深深地赞成,无比地赞成。
, 百拇医药
马先生关于“国学是六艺之学”的立说,他的这个见解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
大家知道近十年,中国出现了“国学热”,出现了传统文化热,这不是没有原因。因为百年以来,我们长期处于传统的断层当中,当经济有了一点根基之后,围绕经济发展的同时有一个传统的重建问题,有一个文化的重建问题。在这个背景之下出现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不足为奇,甚至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我们做学问的人有一个看法,只要是学问,一旦成为“热”,就没有好事情,还是“不热”好。因此我提出国学不需要那么“热”。我可以举两个例子,过去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现了两个“热”:一个是《红楼梦》“热”,叫“红学热”,还有一个是“鲁迅热”。鲁迅好不好?当然好。《红楼梦》好不好?当然好。“热”的结果,《红楼梦》蒙了很多污,到现在很多人一听“红学”还在摇头。很不幸,我曾经很长时间,从大学开始就研究《红楼梦》。“鲁迅热”以后,鲁迅也蒙受了巨大的扭曲,反而鲁迅在当代的价值没有真正得到认知。现在很多人否定鲁迅,其实鲁迅何等深刻啊!他没有过时!仅仅由于当年“热”的时候把他捧得太高。人们有一种逆反心理,就把他放到了地上,无人闻问。但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学术的人,甚至了解文学的人,岂可以轻视鲁迅!当然也不能轻视《红楼梦》,我只是说,无论何种学问,只要是学问,“热”了都未必好。, 百拇医药(刘梦溪)
浙江大学的人文传统
浙江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你们学校我是第一次来,但你们学校的一部分——杭州大学——是我非常熟悉的学校。杭大的一些教授,像姜亮夫教授,敦煌学家;语言学家蒋礼鸿先生;像戏曲专家徐朔方先生;还有词学家夏承焘先生,都是我认识并且熟悉的长辈。包括原来杭州大学的校长、现在卧病的沈善洪教授,我也熟悉。我几次到过杭州大学,它的人文传统在全国的高等学校里面是一流的。开始你们合并的时候,我作为局外人,还曾经为杭大抱不平。现在生米煮成熟饭,只好如是了。
, http://www.100md.com
我也熟悉你们原来的校长竺可桢教授,当然我不认识他,但是他的书我细读过,特别是他的日记,我读得非常仔细。他怎样去请马一浮先生,见面情形,前后的经过,以及马先生在抗战时期,你们的学校已经从杭州搬到江西泰和的时候,第一次讲国学,竺先生也在下边。他日记里都有记载。后来到广西宜山,竺先生也在那里。我看他的日记很感动,在战乱流离中的这样一所学校,可以说始终弦歌未绝。他的妻子在流离中去世了,而许多的学生和教授都蒙受苦难。但这所大学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无论是在泰和还是在宜山,都是如此。我看这段历史,个人非常感动。那么,可以想见,现在的浙江大学如果能够承继这个传统,未来自是不可限量。
王国维是否真的“烧书”
我是念文学出身,但是中间在学问上有一个转变,八十年代早期的时候开始不那么喜欢文学,因为在集中读陈寅恪、王国维、钱钟书的书,看他们的文章写的太好了,学问太精到了,自己就不想写作了。甚至以前出的一些书,关于文学的,越看越不顺眼,在家里都塞到谁也看不见的地方。
, 百拇医药
由于自己有这个感受,我就相信王国维烧过书。大家知道有一个掌故,在1912年,辛亥革命的第二年,罗振玉有点不赞同当时的新的政治变局,他就躲到日本,住在京都的乡下。这时候王国维也跟他一起去了,他们是好朋友。或者如何如何,两个人的关系,故事非常生动,我不去讲它。罗振玉说,王国维到了日本以后,在他的影响下,带去了《静安文集》——王先生早期学日文,后来又学英文,喜欢康德、叔本华,把他们的著作翻译成中文。而在那个前后,他办《教育世界》杂志,他的很多文章都是在这上面发表的。这些文章,关于教育的,关于文学的,关于西方哲学的,关于美学的……这些文章后来搜辑起来,出版为书,叫《静安文集》,他到京都的时候,带了一百多册——罗振玉讲,王国维到京都以后,学问发生转变,把带去的书烧掉了。但是研究王国维的人,大都认为他不会烧书,我也算研究王国维的之一吧——相信他会烧书。
因为一旦进入到古史研究,接触到金文、甲骨文研究,就会觉得文学研究一钱不值。我当时也产生了这个思想,非常看轻文学。但我现在必须补充,当我年长以后,又觉得文学有点意思,它还是史学和哲学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它给我情感,也使我的语言比一般的人文工作者稍微有一点意思——但是我不能跟鹏程教授相比,你不知道他的文笔有多么好,千字文,倚马可待。我是说,文学也不可偏废。当你的年龄大一点以后,学问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你会觉得文学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你想追求真相,追求真理,必然要走向史学和哲学,而在这个走向的阶段当中难免轻视文学。可是当年龄再大以后,觉得文学也是多么好啊!
, 百拇医药
无论何种学问太“热”都未必好
二十世纪的学者当中——我喜欢王国维,喜欢陈寅恪,可以说研究了他们多年,如何如何——但是我还喜欢另外一个人物,马一浮。我在1996年为一套书写的长序,叫《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后来三联书店出版了,在这篇文章里面,我讲到陈寅恪和马一浮的时候,我说陈寅恪是站在地上,怀着家国的深情,和历史的兴亡之感;而马一浮,我说他站在云端,很早就实现了精神世界的自我超越。
在二十世纪的学者当中,能够完成自我超越的学者并不多,马先生是一个。当然,当时很多学界的朋友不赞成我的说法,庞朴先生说:“你把马一浮说成神仙了,怎么可以?”李泽厚也不赞成。我多么高兴,刚才杜维明先生居然说马一浮提出的“国学就是六艺之学”的观点,他表示赞成。杜先生,你知道,我这个观点孤立了十年。汤一介先生是我的好朋友,比我年长,汤先生也同意“国学是六艺之学”。我的文章是2006年发表的,叫《论国学》,两三万字,后来出了一本书也叫《论国学》。我为什么会特别地赞成,简直是不得了地赞成,深深地赞成,无比地赞成。
, 百拇医药
马先生关于“国学是六艺之学”的立说,他的这个见解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
大家知道近十年,中国出现了“国学热”,出现了传统文化热,这不是没有原因。因为百年以来,我们长期处于传统的断层当中,当经济有了一点根基之后,围绕经济发展的同时有一个传统的重建问题,有一个文化的重建问题。在这个背景之下出现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不足为奇,甚至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我们做学问的人有一个看法,只要是学问,一旦成为“热”,就没有好事情,还是“不热”好。因此我提出国学不需要那么“热”。我可以举两个例子,过去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现了两个“热”:一个是《红楼梦》“热”,叫“红学热”,还有一个是“鲁迅热”。鲁迅好不好?当然好。《红楼梦》好不好?当然好。“热”的结果,《红楼梦》蒙了很多污,到现在很多人一听“红学”还在摇头。很不幸,我曾经很长时间,从大学开始就研究《红楼梦》。“鲁迅热”以后,鲁迅也蒙受了巨大的扭曲,反而鲁迅在当代的价值没有真正得到认知。现在很多人否定鲁迅,其实鲁迅何等深刻啊!他没有过时!仅仅由于当年“热”的时候把他捧得太高。人们有一种逆反心理,就把他放到了地上,无人闻问。但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学术的人,甚至了解文学的人,岂可以轻视鲁迅!当然也不能轻视《红楼梦》,我只是说,无论何种学问,只要是学问,“热”了都未必好。, 百拇医药(刘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