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纳谏如流,开创贞观之治(1)
唐朝的贞观时期,是宰辅制度的典范。这样一种制度,是相权对皇权的一种分解,对皇权的一种再平衡,使得唐朝这个社会是一个良性的社会,这跟宰辅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真可以说是千古一帝,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开明君主,空前没有问题,绝后其实也没有问题。
他最重要的开明明智之处,刚登上龙座,就不断跟大臣们探讨,前一代的隋朝为什么灭亡得那样快?原因何在?反复讨论这个问题。
譬如贞观二年,唐太宗问宰相魏征:什么样的君主算作明君,什么样的君主算作昏君?魏征的回答很有意思,说君主所以明,是由于能够兼听,君主所以昏,是由于偏信。当着皇帝的面,直截了当,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贞观十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帝王之业,草创和守成到底哪个难?已经是贞观十年了,在位已经十年,还在探讨创业和守成的问题。房玄龄也是宰相,房玄龄讲,创业是非常难的。魏征则说守成更难。唐太宗觉得两者说得都对。他说,房玄龄跟他一起定天下,知道创业九死一生,是很难的,而魏征从治国的角度看,觉得守成更难,他也很佩服。这样的君主,何其明白事理呵!
贞观十五年的时候,他又跟大臣们讲起打天下和守天下的难易问题,魏征回答说,创业和守成都难。唐太宗说,一定会那么难吗?如果能够任贤能,听别人的意见,这又有什么难的呢?魏征说,自古的帝王,在忧危的时候,困难的时候,容易听别人的意见,而一旦安乐,心怀比较宽怠的时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7 字符。
唐太宗李世民,真可以说是千古一帝,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开明君主,空前没有问题,绝后其实也没有问题。
他最重要的开明明智之处,刚登上龙座,就不断跟大臣们探讨,前一代的隋朝为什么灭亡得那样快?原因何在?反复讨论这个问题。
譬如贞观二年,唐太宗问宰相魏征:什么样的君主算作明君,什么样的君主算作昏君?魏征的回答很有意思,说君主所以明,是由于能够兼听,君主所以昏,是由于偏信。当着皇帝的面,直截了当,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贞观十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帝王之业,草创和守成到底哪个难?已经是贞观十年了,在位已经十年,还在探讨创业和守成的问题。房玄龄也是宰相,房玄龄讲,创业是非常难的。魏征则说守成更难。唐太宗觉得两者说得都对。他说,房玄龄跟他一起定天下,知道创业九死一生,是很难的,而魏征从治国的角度看,觉得守成更难,他也很佩服。这样的君主,何其明白事理呵!
贞观十五年的时候,他又跟大臣们讲起打天下和守天下的难易问题,魏征回答说,创业和守成都难。唐太宗说,一定会那么难吗?如果能够任贤能,听别人的意见,这又有什么难的呢?魏征说,自古的帝王,在忧危的时候,困难的时候,容易听别人的意见,而一旦安乐,心怀比较宽怠的时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