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6年第4期
编号:12836394
近朱者是否赤,近墨者是否黑?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6年第4期
近朱者是否赤,近墨者是否黑?

     西晋思想家傅玄曾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现在常用来比喻经常与优秀人才一起交往,自己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然而北宋周敦颐就赞扬过莲花不为环境所动的珍贵品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出自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显出纯净而不妖媚的本质。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本文就是围绕“近朱者是否赤,近墨者是否黑”而展开。

    正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现实中,人与人的交往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受到种种环境的影响。谈到这一问题,我们自然会想起西晋思想家傅玄曾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现在常用来比喻经常与优秀人才一起交往,自己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的确,生活中,我们都会在不经意间接受来自环境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不知不觉地改变了自己的品行。古往今来,有许多真实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颍州当长官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有一次,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路过这里,便到他家中拜访,欧阳修邀请吕公著一同待客。席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得很快。

    这个事例很好地说明了“近朱者赤”的道理。《论语?里仁》云:“见贤思齐焉。”如果一个人周围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那么这个人也会通过努力,去赶超他们。同样地,如果一个人总是与一些道德素质低下的人交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