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6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946581
上好防电信诈骗这一课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日 《青春期健康》2016年第10期
上好防电信诈骗这一课
上好防电信诈骗这一课
上好防电信诈骗这一课
上好防电信诈骗这一课

     最近,“徐玉玉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这并不是个例,也不是结束,全国范围内,这样的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而大学生则成为其中的“重灾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反思,为何这些被一再报道的骗术却依然能够成功,这背后也反映出教育的短板……

    2016年高考,山东省临沂市女孩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8月18日,她接到了教育部门的电话,让她办理了助学金的相关手续,说钱过几天就能发下来。然而,8月19日下午,她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助学金要发放给她。由于前一天接到的教育部门电话是真的,所以当时他们并没有怀疑这个电话的真伪。按照对方要求,徐玉玉将准备交学费的9900元打入了骗子提供的账号……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了案。在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没能挽回她18岁的生命。

    年轻的生命还没有完全绽放,就憾然逝去,让人惋惜。有人痛恨诈骗分子太猖獗,也有人将矛头指向实名制落实力度不够,还有人将此案归因于个人信息泄露。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其实,不管如何归咎,我们都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都还是学生,都是被教育的对象。他们并不是个案,而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员。

    近6成青少年遭遇过网络威胁

    2015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59万余起,被骗走222亿元。据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显示,近6成青少年遭遇过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令人失望的是,8成青少年缺乏全面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有数据显示,去年前4个月,北京高校日均发生电信诈骗案件2.9起,发案量已占到高校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因此,救助被电信诈骗所困扰的学生群体,就显得格外必要和紧迫。

    为什么学生这么容易受骗?

    无论是领取补助,还是冒充公检法,都不算是很高明的骗局,为何却有人频频中招呢?“一般学生警惕性比较低,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往往比较容易中招。”反电信诈骗中心民警介绍,统计发现,学生被骗的方式,大致包括:网络兼职、冒充公检法、领取补助、开学机票改签、伪基站短信中奖或者银行网页升级、网购点击了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网上办理信用卡、冒充熟人等诈骗方式。

    一些办案者和教育工作者指出,个人信息泄露、容易受到诱惑、社会经验不足和防骗教育缺失,是学生群体频频被不法分子盯上的关键原因。

    ——个人信息泄露。在徐玉玉案件中,不法分子打来电话,称有一笔2600元的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因前一天曾接到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因此她并未辨别电话真伪。这表明,徐玉玉的个人信息可能已遭泄露。

    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王博说:“大学生接触网络较多,经常在网上注册各种账号,现在网站都要求实名制,注册时需要填写个人姓名、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码等,这些个人信息极有可能被网站‘内鬼’倒卖谋利。

    ——容易受到引诱。湖南省刑侦总队重案支队副支队长郭建华说:“高薪兼职”和“中奖通知”是大学生上当最多的两类电信诈骗。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大学生急于赚钱或积累工作经验的心理,一步步引诱大学生“上钩”。

    2014年9月,长沙市岳麓区19岁大学生熊某接到自称“新浪微博客服”的电话,称其在新浪微博中奖6万元,但需要交纳3000元手续费和税款。熊某按照对方要求汇出1.2万元,到账后对方电话立即关机,熊某方才发现被骗。

    ——社会经验不足和防骗教育缺失。

    青少年学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较浅,且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警惕性低,加之很多人没有系统完整地接受过网络安全教育,因此很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囊中之物 ”。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从小学到大学都开展了各式各样和网络相关的课程,可这些课程中,却很少有教导学生网络自我保护的部分。很多青少年连基本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都没有,就更别指望现今教育还会教导学生在被骗后要如何应对、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在这一方面的忽视和不作为,才造就了徐玉玉悲剧一再的发生。

    北京某高校一位辅导员表示,针对电信诈骗的防骗警示教育,以前高校很少做,尽管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但总的来说做得还远远不够。

    防骗教育别止于入学第一课

    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一些高校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将“防骗教育”纳入新生教育的第一课,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时会被要求完成电信诈骗等测评,入校后还要听防骗讲解。江苏省大学新生每人都要参加“安全知识考试”,60%以上题目与防电信诈骗有关,不达80分要重考,一直考到通过为止。

    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肖纲领认为,部分高校对新生进行防骗教育,既是对舆论的有力回应,也加强了对新生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障,值得所有高校加以借鉴。不过,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防骗教育必须成为一种常态,不能止于入学第一课,防骗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从而实现防骗教育的全面化、立体化。

    高校通过在通知书中附防骗指南,在报道现场发放新生安全手册,开展入学讲座等措施来开展防骗工作,对于新生来说,或许有效果,但对其他学生来说,作用并不明显。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大学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被骗情况,这说明对于大学生的防骗教育,不能满足于新生入学时段,而是要贯穿在校全过程。从防骗教育的内容来看,有些内容应是相同的,对不同年级学生都适用,如传销防骗教育;有些则应差异化,如对毕业生就业防骗加以宣传和引导。

    另外,中小学也应加强防骗教育,并根据学生所在阶段有差别的开展。对小学生,可以开展诸如“如何与陌生人接触”的教育,辅之以网络防骗教育;对于中学生,则不仅要进行现实中的防骗教育,也要进行网络防骗教育,二者不可偏废;对于特定阶段的学生,如中考、高考、入学新生等,则要进行特殊安全教育,通过对已有的相关案例的分析,提醒学生注意骗子的违法行径。

    防骗教育不仅要吃“大锅饭”,还要“开小灶”。由于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家庭贫困的学生所获得的信息相对滞后,受骗概率较大,因此在防骗教育中应加强对此类群体的关注,予以必要的信息提示和安全提醒。

    总之,防骗教育应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要结合学生的成长阶段,让其成为一种教育常态,并加强针对性。只要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和防骗常识,诈骗分子也就找不到可乘之机。 (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