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7年第3期
编号:13004175
遗憾之美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7年第3期
     人生难免遗憾。

    十年苦读,名落孙山;梦想成家,却是泡影;千里寻亲,失之交臂;心仪女友,为他人妻……总之,你想要到达的目标,虽付出了很多,却因为某种原因而达不到,不仅自己会感伤、沮丧,别人也会为你唏嘘、惋惜。

    但人生是重过程的。学业与事业虽未如愿,然而那刻苦追求的精神,就难能可贵。亲情和爱情虽一时缺失,然而那执着的纯真却感天动地。

    遗憾是人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的一道风景,它犹如断臂维纳斯的残缺美(众所周知,残缺美仍属于美的范畴)。因此,它是可供观赏和咀嚼的。因为观赏,让旁人感受到了美;因为咀嚼,当事人品嘗到了美的内涵。尽管这种观赏咀嚼带有某些凄美的况味。

    文学即人学。文学对遗憾这一人生主题便有艺术的经典的诠释。德拉和杰姆(《麦琪的礼物》中的两位主人公)这一对情深意笃的贫穷夫妇,为了在圣诞节给自己挚爱的人送上一份珍贵礼物,德拉将自己心爱的长发卖了给杰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而杰姆把自己心爱的金表卖了给德拉买了纯玳瑁做的全套发梳。他们各自在得到梦寐以求的物品的同时,又失去了原有的心爱之物,令人遗憾不已。但透过这一遗憾,又让人感动: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地得到了对方对自己那一片深厚的纯真的爱。浮士德在经过一生不懈地追求至死也未能看到自己理想的实现,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终生遗憾。歌德塑造浮士德这一文学形象显然就是要用这遗憾来反映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那种悲壮的美。

    不仅如此,文学本身也有遗憾,甚至有因这遗憾其美会愈益光彩夺目的。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只有前80回,故事不完整,留下的遗憾令世人扼腕痛惜。然而又因为它的不完整,却生出一个旷古未有的“红学”来。“红学”对《红楼梦》研究了近百年,索隐派说它是康雍乾王朝政治的艺术再现。考据派说它是曹雪芹本人自传的文学描绘。两军对阵,硝烟弥漫不亚于真刀真枪的战场。新索隐派的代表刘心武先生在央视所作的《揭秘红楼梦》,更是把两派论战推到了极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无论谁输谁赢(似也不可能分出谁输谁赢),却都从一个方面揭示出《红楼梦》80回文本独特的艺术美。而这种美,便是因为文本的残缺被“红学”家们挖掘拓展出来的。是文本的残缺为人们提供了研究联想的广大空间。假若曹雪芹的文本是完整无缺的,没有这个遗憾,不要说不会有“红学”,即使有,恐怕也不能挖出这么多宝藏吧?

    西方有位心理学家叫契可尼的做了一个试验,发现许多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很容易忘记,而对中断了的没有完成的没有达到目标的事情倒总是难以忘怀。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契可尼效应”。在我看来,所谓“契可尼效应”,同我们汉语所说的遗憾意思庶几相近。所谓遗憾,是出于美的动机虽经努力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事情不如意。因此,不是所有的遗憾都具有这种美。

    分清什么是遗憾,发掘出遗憾美的品格,我们就能得到一个新的视角,看到一片新的天地:它不再是失去,而是一种获得。它不再是消极的后果,而是一种激励人奋发向上的动因了。, 百拇医药(方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