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习近平
最近,教育部与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广东、陕西等13个省(区、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在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开宗明义提到:“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这段表述,已经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美育的功能,说明了美育在立德树人过程的功用与价值,以及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内在本质。
, 百拇医药
美育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实现和谐的发展。美育既是感性学科,又是人文学科。美育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其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用美来陶冶青少年,塑造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提倡的诗教、乐教即是美育,他主张通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步骤塑造一个人的人格。但严格地说,“美育”在中国是一个近代概念,来源于西方的人文思潮。这一概念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首先提出的,并以此构成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在中国第一个从教育学角度论述美育的是思想家王国维,他将美育与德育、智育和体育并列,指出美育是培养“完全之人物”的重要部分。1912年蔡元培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将美育纳入政府的教育方针之中,倡导重视美感教育。当时中小学开设了唱歌、图画和劳作等课程,以贯彻美育思想。
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小学和中学实施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教育文件首次提及美育。改革开放以后,美育逐渐受到重视,再次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没有美育的教育被认为是“不完全的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政策,对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持。
, 百拇医药
从现实来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等等,都与对美育的认识不到位相关。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素养决定着国家的文明程度,加强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使他们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育教育有其特殊性,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才能让学生创造美,把美存于心。美可以陶冶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发挥其创造力。李泽厚曾谈论过艺术教育的独特意义:“看齊白石的画,感到的不仅是草木鱼虫,而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的春一般的生活的快慰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到的也不只是交响乐,而是听到那种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那种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也正因为这样,你才可能对着这些看来似无意义的草木鱼虫和音响,而低回流连不能去了。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交响乐,常常是通过有限的感知形象,不自觉地感受到某些更深远的东西,从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诉诸感官视听的形象中,领悟到那日常生活的无限的内在的内容,从而提高我们的心意境界”。
, http://www.100md.com
其次,学校作为落实美育的责任主体,义不容辞地在音乐、美术、绘画、戏剧等课程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负有责任。学校须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校本化、特色化地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开齐上好美育课程,乃至建立美育课程实验基地,鼓励学生参与社区、街道、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等。可以想象,当这种“自下而上”的实践经验积累得足够多时,必会反向推动教育行政部门的改革决策走向蓝海,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最后,就教育部门来说,加快师资培养力度是当务之急。教育部新发布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师资状况分析报告》指出,我国缺少美育教师近4万名。对此,各地一方面要根据时间表和路线图,稳步配齐师资缺口,另一方面应尽量多途径提升美育师资整体素质,建立并完善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机制,积极开展市区级以上的对外交流,并吸引优秀人才。对于短期内师资缺口较大的地区,甚至可以联合、依托相关文化部门,组建美育或艺术教学联盟、文艺工作者援教组织,以支教的形式完成过渡。毋庸置疑,只有师资实现在“质”与“量”上的高水平提升,美育改革的关键节点才算被彻底打通。
其实,开展美育教育,可以不拘一格,充分利用和开发当地的民族、民间美育资源,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拓展教育空间。只要是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都可以纳入到美育教育中。当然,美育教育要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发挥各学科的优势,紧紧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
只要我们把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来抓,可形成一种氛围,有效地净化人的心灵、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将美育教育开展好,不只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大事。, http://www.100md.com(王凯)
——习近平
最近,教育部与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广东、陕西等13个省(区、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在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开宗明义提到:“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这段表述,已经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美育的功能,说明了美育在立德树人过程的功用与价值,以及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内在本质。
, 百拇医药
美育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实现和谐的发展。美育既是感性学科,又是人文学科。美育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其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用美来陶冶青少年,塑造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提倡的诗教、乐教即是美育,他主张通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步骤塑造一个人的人格。但严格地说,“美育”在中国是一个近代概念,来源于西方的人文思潮。这一概念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首先提出的,并以此构成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在中国第一个从教育学角度论述美育的是思想家王国维,他将美育与德育、智育和体育并列,指出美育是培养“完全之人物”的重要部分。1912年蔡元培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将美育纳入政府的教育方针之中,倡导重视美感教育。当时中小学开设了唱歌、图画和劳作等课程,以贯彻美育思想。
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小学和中学实施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教育文件首次提及美育。改革开放以后,美育逐渐受到重视,再次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没有美育的教育被认为是“不完全的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政策,对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持。
, 百拇医药
从现实来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等等,都与对美育的认识不到位相关。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素养决定着国家的文明程度,加强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使他们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育教育有其特殊性,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才能让学生创造美,把美存于心。美可以陶冶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发挥其创造力。李泽厚曾谈论过艺术教育的独特意义:“看齊白石的画,感到的不仅是草木鱼虫,而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的春一般的生活的快慰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到的也不只是交响乐,而是听到那种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那种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也正因为这样,你才可能对着这些看来似无意义的草木鱼虫和音响,而低回流连不能去了。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交响乐,常常是通过有限的感知形象,不自觉地感受到某些更深远的东西,从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诉诸感官视听的形象中,领悟到那日常生活的无限的内在的内容,从而提高我们的心意境界”。
, http://www.100md.com
其次,学校作为落实美育的责任主体,义不容辞地在音乐、美术、绘画、戏剧等课程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负有责任。学校须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校本化、特色化地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开齐上好美育课程,乃至建立美育课程实验基地,鼓励学生参与社区、街道、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等。可以想象,当这种“自下而上”的实践经验积累得足够多时,必会反向推动教育行政部门的改革决策走向蓝海,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最后,就教育部门来说,加快师资培养力度是当务之急。教育部新发布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师资状况分析报告》指出,我国缺少美育教师近4万名。对此,各地一方面要根据时间表和路线图,稳步配齐师资缺口,另一方面应尽量多途径提升美育师资整体素质,建立并完善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机制,积极开展市区级以上的对外交流,并吸引优秀人才。对于短期内师资缺口较大的地区,甚至可以联合、依托相关文化部门,组建美育或艺术教学联盟、文艺工作者援教组织,以支教的形式完成过渡。毋庸置疑,只有师资实现在“质”与“量”上的高水平提升,美育改革的关键节点才算被彻底打通。
其实,开展美育教育,可以不拘一格,充分利用和开发当地的民族、民间美育资源,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拓展教育空间。只要是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都可以纳入到美育教育中。当然,美育教育要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发挥各学科的优势,紧紧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
只要我们把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来抓,可形成一种氛围,有效地净化人的心灵、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将美育教育开展好,不只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大事。, http://www.100md.com(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