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7年第10期
编号:13105925
让“教”与“学”融为一体(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7年第10期
让“教”与“学”融为一体

     这突出表现在我整个课堂教学设计都着眼于我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课前我精心设计了一个“牛鼻子问题”:“为什么鲁迅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在教学过程中,碰巧(这个“碰巧”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学生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因此后面的教学就显得很“自然”了;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呢?那我肯定要提出的,因为我绝对不能允许课堂的流程越出我预设的轨道。所以,尽管由于我富有经验的的课堂调控能力,这堂课表面是很“轻松自然”的,学生也很“自由”,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有我不动声色的操纵,一切都按我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在进行,而表面上的“和谐”都不过是故作姿态而已。

    阅读教学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应该在学生的心灵!

    不仅仅是那次执教《孔乙己》,应该说我以前上课,往往都是先抛出一两个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然后组织研讨,在研讨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的立足点是在教师,而非学生。能不能让学生先提问?能不能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能不能从学生的疑问开始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的,因为对一篇课文来说,首先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学。
, 百拇医药
    还是回到对《孔乙己》那堂课的剖析。如果真正把学生的心灵需要作为教学起点,那么我就应该从学生提问开始真正的教学。那堂課的开头,我似乎也让学生提问,但那不过是虚晃一枪,做给评委看的,等到自己觉得“渲染铺垫”得差不多了,便把学生的思维硬拉到我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也就是对课文最后一句的分析上。

    这样教学,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我的着眼点,都是为了方便我教,或者更赤裸裸地说,是为了更容易获奖。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多半不会首先是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而是刚开始他们提的那些的问题,但是,面对他们的提问,我却敷衍应付,心里想的是怎样让学生“配合”我的教学。同样的,在整个课堂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的确活跃,他们的发言的确积极,但他们的思维都没有超出我限定的框架,他的发言无一不是说出我希望他们说出的“正确答案”。这不是典型的“假民主”“假对话”是什么?

    因此我现在主张,无论备课还是上课,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和操作,要让(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尽可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
, 百拇医药
    当然,这样说这样做,绝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研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有没有发言权?这个问题似乎是不难回答的,当然有!不错,在“学习共同体”中,就思想权利而言,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然而他是“平等中的首席”。

    “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是教育本身赋予教师的。教育的方向和目的,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承担的道义上的责任,都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价值引导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纯粹“客观”的教学,永远不可能存在。

    任何时候,我们强调的都是当时所缺乏或忽略的,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面对现在课堂上教师依然是强势的状态—不管这种强势是表面的还是隐蔽的,我这里强调教师的对学生的真正尊重,强调阅读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灵出发。至少对我来说,这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

    如果现在让我重教《孔乙己》,我可能会从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开始,虽然这些问题也许并非是教学重点,但这是学生急于解答的问题,教师没理由回避;我当然也会提问,但我的问题则尽可能地融入和学生的平等讨论之中。语文课有多种上法,不能定于一尊,但我追求一种自然、潇洒与“随意”,我不愿意把教案设计得太“精确”,而愿意课堂上有一些“突发情况”—这最能激发我即兴发挥的教学灵感;不要把课堂填得太满,留一些空间给学生,留一些空白给自己。教学的流程随课堂现场的情况而自然推进,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同时也走进课文的深处。

    这才应该是我将努力追求的“精彩瞬间”。, 百拇医药(李镇西)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