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37400
“名师”一定出“高徒”吗?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8年第3期
     正方 名师出高徒

    在1979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人们惊奇地发现物理学奖的三位获奖者中,美国的拉格肖和温伯格不仅是同一所大学的学生,而且还是纽约布朗市高级中学的同窗。经调查,这个班的其他同学,也已成为各个领域的卓越人才,单在物理学方面,就出了八名博士。

    为何这个班如此人才济济呢?原因就是一些优秀的教师对他们的指导。这个班的教师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激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养成了不断深入思考的习惯。

    这正印证了“名师出高徒”这句谚语。“名师”的出名,靠的是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高雅的修养和高尚的品德。如果把人比作知识海洋中遨游的船,那么,“名师”就是好的舵手,没有好的舵手,就很可能迷失方向,不仅不能到达目的地,甚至还有误入歧途的危险。由此可见“名师”的重要。古往今来,由于得到“名师”的帮助而成为人才的,数不胜数。
, http://www.100md.com
    东晋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他的书法堪称我国历史上的一绝,不仅具有其独特的风格,而且真正达到了龙飞凤舞的境界。他才思敏捷、学识渊博,集各家书法融于一体,终自成一脉,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书法宗师。他调教出的徒弟,也就是他的儿子王献之,在我国历史上也颇有盛名。王献之生性好强,才智过人,因此在父亲的教导下,勤练书法,即使是冰冻三尺,也不间断,直至写完了二十缸墨水,才真正学好书法,并超过了他的父亲王羲之,以此名扬天下。

    此外,明朝大将史可法,忠勤职守,而他能如此,正是受了其师左光斗的言传身教的影响;近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能作出巨大贡献,也离不开他的恩师——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慧眼识才和谆谆教导;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之一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广为流传,而他能有如此成就,也正是他的老师佛罗基奥的严格要求,为他今后成为一代画坛巨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与有修养、思想有深度的人接触,会有意无意的通过模仿,潜移默化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学生跟老师的关系也是如此,学生往往被老师的一些思想同化,或者学习老师的一些处理问题的方式。久而久之,跟着明师的学生的思想会提高一个档次,自然也就会成为高徒。
, 百拇医药
    反方 名师未必出高徒

    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而其贤者才七十二而已。众多弟子,跟随孔夫子周游列国,得到孔夫子的耳传面授,但终未成为执国家之牛耳的治国栋梁。孔老先生,可谓是圣人,作为教育家,后世有哪一个人比得上呢?他在教导学生中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导的方式也不同。可是如此悉心教导,许多弟子仍是碌碌无为。他的弟子宰予懒惰成性,昼夜贪睡,整日昏昏沉沉,以致后世留下了“昼寝宰予”这样的成语,极言人之懒惰,孔子也对他发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的叹息。

    鬼谷子,春秋时期著名的隐士,博学多才。名噪天下的《孙膑兵法》的作者孙膑便出自他的门下,然而他的另一个弟子庞涓却阴险毒辣,由于妒贤嫉才而投敌求荣,陷害孙膑致残。这恐怕对于“名师出高徒”是一个莫大的讽刺!由此可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晓义、告理、交心;徒不仅要勤于学业,更要仁贤明理。

    名师对于学生来说,只是良好的外部因素,而决定着学生究竟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则在于学生自身。哲学上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外因的作用力再大,也决不可能撇开内因单独起作用。换句话说,如果自己不努力,让多好的老师教也无济于事。而有的人没有名师指导,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自学成才,这就充分发挥了内因的作用。可见,无论有无名师指导,都只是一种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比如,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来,他的英语在中学时代一直是他的恶梦,直至上了大学也是烂得不行。他也遇到了名师,却没有成才,但是当他自己想要努力学习英语时,才开始离他的目标越来越近,才有了现在的他,所以才会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名师指路,不如自己领悟”的感叹。由此可见,一个人成才与否,并不决定于师之高明与否,而决定于自己敏学与否。一首最动听的乐曲,丝毫也不能打动一块石头;一支再好的猎枪,在不懂射击技术的人手里,连死熊也不能射中。同样,一个学习上马马虎虎并坚持不改的人,即使让世界上第一流的教授来教他,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高徙。

    总结陈词

    古代年輕人访师求道如过江的鲫鱼般,认为得名师解惑实是人生之幸事。而如今,很多人更是汲汲以求,希望进入实验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得到名师点拨。真可谓古往今来,求名师的热情人们从未减过。

    但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不无道理。名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因材施教,但是要想成为“高徒”,还需要求学者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二者兼而有之,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