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8年第11期
编号:13271089
我的读书与做人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日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8年第11期
    

    其实我认为自己一生不论是求学或做人,都不足为训。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什么可以提供别人参考的。

    且以读书来说吧,我是一个自修苦學出身的人;因为幼年家境清寒,父亲很早去世,使我没有机会像一般青年人一样,由中学而大学,从师研究,或出国深造,我常劝勉青年朋友,非万不得已,仍然应当按部就班,完成正规的学校教育。

    谈到做人,我是一个不好高鹜远,不跨大步,脚踏实地的人。主张做人必须平淡、切实;言顾行,行顾言;知到哪里,行到哪里;今日知到此处,今日行到此处。

    在我的青年时代,正是满清末年,当时的一般父兄师长,通常是以诸葛亮、王阳明、曾文正,这三位道德、文章、事功兼备的人物,作为勖勉子弟们师法的楷模。我一径遵奉诸葛孔明的“一生谨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曾文正的“扎硬寨,打死仗”,作为做人的格言,生平受他们三位先贤的影响最深。
, 百拇医药
    自审才性,我是一个只适宜于闭门读书、上堂教课的人。从民国元年,我十七岁那年开始到小学教书,以及后来到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任教,一直到现在,先后几乎有五十年,没有离开过教书生活。

    除此之外,就是讲演和写作,在写作方面,陆续出版了三十种书,历年在各报纸杂志刊登的学术论文,还没有汇印出版的,约有一百万字左右。我对写作有一种习惯,就是喜欢亲笔写缮,早年而且全用工整的小楷。

    我出生于民国前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五年),先父在十六岁的时候,以第一名秀才入学,被视为神童,可惜身体虚弱,刚到中年就患肺病去世。

    当时我仅十二岁,我与长兄以及两个弟弟,在家无一亩之地、无片瓦之屋的贫困情况下,由寡母劬劳抚育成人,而且都完成了中等教育。母亲毕生辛勤,全为了培育我们兄弟。直到“七·七事变”后四年才去世,享寿七十六岁。

    我在家庭方面,承受母教的影响最大。我的祖父、父亲、哥哥,都是在四十左右患肺病去世,而我如今已活过了六十八岁,身体精神都还算健康,这也许是和我一生规律而简单的生活有关。我除喜抽烟斗之外,别无其他不良嗜好。爱好接近自然,喜欢乡村环境,喜欢接近青年,五十年来的教学生涯,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天真活泼的青年人。
, 百拇医药
    我虽然没有好好的从过师,却常接受先哲先贤的影响,除效法诸葛孔明的“一生谨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曾文正的“扎硬寨,打死仗”之外,我还喜欢《论语》里“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这八个字,我自青年时代就常以这八个字来反省、自勉。

    “守死”使我在新亚困难的时候,决不逃遁;“笃信”使我深信中国一定有前途,使我一生从不曾放松这信念。

    还有:我在前清光绪年间读小学的时候,因为作文成绩特优,老师奖赏一本课外读物,我至今还记得书名是《自学篇》,由蒋百里先生从日文翻译过来的,其中记述了四十多位欧洲自学成功的名人小传,一篇篇刻苦勤学的奋斗故事,使我读了很受感动。

    不过我一直仍认为,青年人只要有可能进学校从师研究,还是循着正规教育的程序以求上进为好。除非是万不得已,才采取自学的途径。因为在学校里,不仅可以有系统地研究各门课程,还可以与良师益友从切磋琢磨中,增进内心的修养,完成伟大的人格,奠定学业与事业的巩固基础,那比自学究竟要好得多了。, http://www.100md.com(钱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