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眼科泰斗”张效房,用精湛医术送患者“光明”
他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更是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帮助无数患者重见光明。如今,年近期颐的他身体硬朗,虽然只有右耳能听到声音,但是只要有人提出问题,他都认真倾听。如果有人问他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99岁的张效房将毫不犹豫地说:“工作。”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甘当蜡烛、奉献光明、耗尽自身。这是张效房的座右铭。70多年来,他没有离开过眼科临床一线为研究生批改英文病例、修改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论文、身体允许时坐门诊……作为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99岁的张效房见证了中国眼科事业从起步到飞跃的历程,并以一位老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证明在这个年纪,依然可以做很多事。
1920年,张效房出生于医学世家,六七岁时,当医生的这个念头已经在张效房心中萌芽。
而身为医生的父亲也一直教导他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于是抗日战争打响后,正在读高中的张效房坚定地选择了医学作为一生的事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不能到前线去打仗,那就学好医学,为国家服务。”
一个人在学问上能否有成,大多取决于他早年求学时奠定的根基。正所谓“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哗”。1939年到1944年,是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也是中国高教史上最悲壮的一页。张效房半工半读,努力完成学业。每一个露水盈盈的清晨,他和同学们在宿舍门外的叠翠峰早读;每一个星光灿灿的夜晚,他们仍在柴油灯下苦学。于艰难竭蹶中,为自己找到一张暂时安静的书桌。
从医学院毕业后,张效房来到河南大学附属医院(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他自告奋勇去了眼科。新中国刚成立时,卫生条件差,沙眼患病率居高不下。张效房就领着一群眼科医生下乡搞沙眼防治,風餐露宿,为全国的沙眼防治做出示范。改革开放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