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痛风的几点梳理与新思路
痛风性,尿酸,痛风的病因病机,痛风的中医治疗,辨证分型,中药单体,中医针灸外治法
■ 文 张元秋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排泄减少,从而导致过量的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皮下、肾脏等部位,引发以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痛风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各种急、慢性炎症及组织损伤。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痛风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男性患病率约为1.26%~1.59%,且发病年龄也呈现出年轻化态势。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原则以急性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控制发作,缓解期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控制高尿酸血症为主。虽已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但由于药品种类较少、适应证有限以及药物本身存在或不合理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限制了痛风病疗效的提高。中医自先秦以来对痛风一病有着独到见解,在广泛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梳理,可以为疾病诊治提供新思路,同时也有望填补药物开发的空白。
一、痛风的病因病机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由来已久,《张氏医通-痛风》有云:“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中医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秦汉时期《素问》“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外感风寒湿立论;到隋唐《备急千金药方》“热毒流注”,《外台秘要》“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的湿邪热毒痹阻学说,主张在利湿基础上加以清热解毒;再到金元朱丹溪“热血得寒,汗浊凝涩”首次将痛风的病因与“痰”相连,其针对“外感六淫、内生痰湿”的病因,辨证治疗“上中下痛风方”等方剂。明清张景岳注重通利疏导、填补真元,“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则寒邪随去”“有湿热之为病者,必见内热之证,滑数之脉,方可治以清源,宜二妙散及加味二妙丸、当归拈痛汤之类主之”。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了“痹证有淤血”的观点,明确化瘀通络的治法。
近代以来,痛风的治疗范围不局限于痛风性关节炎,中医在痛风性肾病的疗效中也收到很好的疗效。中医学认为,湿邪是痛风的主要致病因素,痰湿热瘀是病理产物,脉络瘀阻是其基本病机。脾虚不运,或感外邪,湿邪偏胜;脾肾阳虚,气化失司,寒湿内盛,阻滞于经络骨节,气血运行不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2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