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用药,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2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3讨论
程 刚 ,杨小玲,唐勇涛,魏思奇*(1.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脊柱外科,广东 深圳 518100;2.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塘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6)
骨质疏松是一种具有年龄特点的骨代谢疾病,发病率偏高。多种诱发因素导致患者的骨质量持续降低,微结构持续被损害,最后增加患者骨脆性,增加患者的骨折发生率[1]。在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后,临床多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想要提高患者的术后整体康复效果,单纯通过外科手术无法达成目的。有研究[2]指出,针对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骨折患者,想要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不仅需要选择有效的手术方案,还需在术后科学选取药物,改善患者骨质状态,促进患者骨折恢复。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比不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效果,以期为临床遴选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患者121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试验组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56~80岁(68.41±6.79)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