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心理医生》 > 2014年第5期
编号:12812511
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华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急性脑梗塞患者230例,按治疗前D-二聚体含量,分为高D-二聚体组120例与低D-二聚体组110例,对两组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组梗塞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急性预后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梗塞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急性预后与D-二聚体含量紧密相关,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D-二聚体;神经功能缺损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067-01

    脑梗塞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严重缺血性脑血管病。本文探讨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 D-D)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岳阳市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脑梗塞急性期患者230例,入院即检测血浆D-二聚体,按含量分组,D-D含量≤1.0mg/L为低D-D组(对照组),共110例,女48例,男62例,年龄(63.4±3.7)岁。D-D含量>1.0mg/L为高D-D 组(观察组),共120例,女57例,男63例,年龄(67.1±4.5)岁。经t检验,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发病时间小于24h,均为首次脑梗塞。排除标准:(1)发病时间窗超过24h;(2)溶栓治疗后,或近期应用抗凝药物;(3)出血性脑梗塞;(4)入院时有严重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评分;(5)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及干扰D-二聚体测定的疾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